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飢餓的蘇丹》,25年前名照背後的故事

《飢餓的蘇丹》,25年前名照背後的故事

「為什麼他沒有幫助他?」 「他怎麼能把她留在那?」 「她後面怎麼樣了?」 上圖《飢餓的蘇丹》在1993年於紐約時報發表後引發了全世界的熱議。在上圖中,一個骨瘦如柴的蘇丹女孩蜷縮在地上,一隻禿鷲虎視眈眈地盯著她,好似死神降臨人間。照片發表後,南非攝影師凱文·卡特為此獲得了普利策獎,但是,他也從此陷入了爭議。在這張照片發表25周年紀,讓我們來回顧它背後的故事。

圖片來源:Kevin Carter/視覺中國

《飢餓的蘇丹》拍攝於1993年因戰亂而陷入饑荒的蘇丹。在當時,南蘇丹並沒有獲得獨立,所以,整個國家任然處於內戰中。卡特與他的一名同事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乘坐一架小型飛機前往了蘇丹南部的尹阿德村拍攝新聞素材。但是,很快,卡特實在不忍面對面黃肌瘦的饑民們了,於是他走往了村莊附近的灌木叢稍作休息,平緩心情。

圖片來源:Kevin Carter/視覺中國

據卡特自己描述,當他走入灌木叢時他聽到了小聲的抽泣。順著聲音,他看到了灌木叢另一邊一名瘦弱無比,身上一絲不掛的女孩在朝著一公里外的食品發放中心爬行。出於記者的本能,他蹲下來為小女孩拍照。與此同時,一隻禿鷲落在了小女孩身邊,等待她死亡。卡特花了大概20分鐘調整角度,並最後拍下了《飢餓的蘇丹》這張照片。在拍完照後,他趕走了禿鷲,小女孩也繼續向著食品發放中心爬去。

圖片來源:Kevin Carter/視覺中國

雖然這張照片因為它雖簡易但又衝擊人心的特點而遭到人們稱讚,著名攝影師格萊格·馬林諾維奇曾評價過「看過這張照片的人第一反應往往是立刻向慈善組織捐款」,但是它也激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辯論:攝影記者到底有些什麼責任,需要遵守哪些道德準則?有些人認為,作為新聞媒體工作人員,攝影記者的唯一職責就是用照片客觀反映事實。但是,也有些人認為新聞記者也是人,所以也有幫助他人的義務。

圖片來源:Kevin Carter/視覺中國

在拍攝《飢餓的蘇丹》這張照片後,卡特受到的批判主要來源於他在拍照後的行為:他雖然趕走了禿鷲,但他卻沒有繼續幫助那名女孩,所以,直至今日,大眾並不知道那名女孩是否到達了食品發放中心。美國佛羅里達州聖彼得堡時報記者曾在1994年發布的一篇文章中評論到「這張照片背後其實有兩隻「禿鷲」,其中一隻在鏡頭後安然調整著拍攝角度,以更好地用攝像機捕捉自己獵物的受難。」

圖片來源:Kevin Carter/視覺中國

25年後的今天,《飢餓的蘇丹》這張照片任然被人們銘記心中。雖然它受到了大量批判,但它仍然被認為是現代新聞攝影的教科書級作品,與美籍越南攝影師黃公崴拍攝的躲避凝固汽油燃燒彈的裸體越南女孩屬於一個級別的作品。但是,與照片的內容一樣,照片背後的故事也以悲劇為結局。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接受普利策獎僅僅四個月後,33歲的卡特於南非自殺。

圖片來源:Kevin Carter/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覺中國圖播快報 的精彩文章:

熱到快要原地爆炸?這些避暑大招get下!
李嘉誠辭去汕頭大學名譽主席 宣布二兒子李澤楷接任

TAG:視覺中國圖播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