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膠片底片翻拍的教程及分析報告

膠片底片翻拍的教程及分析報告

你是否為沖洗店劣質的掃描水平而感到困擾?

你是否為昂貴的掃描儀感到無奈?

你是否想過自己組建一個專業的翻拍底片流程?

請望下看

——————————————————————————————————————————————

小R我至今買過3台掃描儀:

第一台是紫光7200,我給它的評價是便宜,解析度可以,但是色彩偏色很嚴重,配合銀塊需要後期大量的色彩調整,很難發揮底片原有的色彩。然後最大的問題是速度太慢了,掃一卷36張幾乎需要1個多小時,而且只能掃135卷,手動一張張推進去,實在折磨人。

第二台是愛普生V850,大眾掃描儀,很多人推薦也很多人用,價格也便宜,水貨帶銀塊5000不到,但是掃135解析度真的著急,我感覺自己好像患了白內障一樣,手機分享還過得去,經不起放大。還有個問題V850是平掃,而且沒有自動對焦功能,我的原裝片架怎麼調整都是在焦外,最清晰的位置是底片貼著底板玻璃,上了牛頓環玻璃才可以,但是這樣問題又來了,牛頓環玻璃間接地降低了解析度。。實在無奈。V850在我看來,適合掃中畫幅以上的底片,尤其是4X5或者8X10,它絕對的厲害,但是掃135,還是算了吧。。。。

第三台是精益120,通吃135和120,最大可以掃612的底片,而且自動進片,效率比紫光7200快不少。但是我還是不滿意,解析度135卷不夠好,120卷中心解析度和邊緣解析度不一致,這個情況我不清楚是我的掃描儀的緣故還是掃描儀本身實力,反正還是不滿意。

怎麼辦呢,哈蘇X5姨媽康848咱們買不起啊。。。。

於是一個周末下午我嘗試了翻拍

——————————————————————————————————————————————

首先我們準備下設備:

1,數碼相機,像素越高越好,最好飛思IQ3100之類的,本人用A7R3

2.微距鏡頭,最好帶1:1放大倍率的,拍135卷方便,本人用索尼90微

3.支架,下面是我推薦一款支架,如果用三腳架也可以,就是比較麻煩

4.光源,這個是最重要的,下面是我推薦,如果只拍135底片,可以買小一點的,才150多吧。我一開始買了個不靠譜的光源,很不勻的LED,後來我才買到勻的光源,自己DIY一個也可以,但是費事啊,拿閃光燈前面罩上硫酸紙什麼的?不靠譜哦。。。

5.片架,為了儘可能的鋪平底片。

——————————————————————————————————————————————

工作狀態大概就是這樣:

然後就開始拍,微距鏡頭手動放大對焦,光圈最好控制在F8-16之間,給予充分的景深空間,快門用延時快門,防止手抖,盡量吃像素,邊上不要漏太多,這個就是1:1放大鏡頭的好處,135底片可以基本覆蓋整個CMOS,後期不用裁太多像素。

下面先從135負片開始講解:

首先我們去PS里導入剛剛拍好的原圖

然後下一步裁掉多餘的邊角,必須裁乾淨,關係到後面自動校色:

然後按CTRL+I進行反相,我們得到的就是正像的照片了:

但是正像的照片灰濛濛,感覺像是被籠罩了一層紗一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色罩,也是翻拍種最大的問題,很多負片反相之後泛藍,因為大多數負片是黃色的,反相之後就是藍色,去色罩的方法有很多,一開始我手動調整白平衡,色溫等發現太費時間精力了,而且大多數情況調完之後無法很好的統一色彩,而PS中有個自動校色功能,按CRTL+L導出色階頁面,按選項鍵。

如下圖:

點進去之後選擇「增強每個通道對比度」,然後看情況打鉤「對齊中性中間掉」

為什麼看情況的,本人感覺有時候直接是準的。。打鉤之後感覺過了。。。

最後出來的照片大概就是這樣:

當然我這裡只是做個示範,具體照片的高光陰影已經其他可以在PS里繼續做調整,上圖為100%放大截圖,可以看到135卷的顆粒已經被4200萬像素的A7R3壓榨出來了。

然後我們來看看135正片的效果:

至少在我的認知裡面,這個135卷翻拍的解析度,和X5是沒啥兩樣的。。。

再來看看6X9底片翻拍的效果,

阿爾帕SWA,羅頓思德35AAA拍攝,6X9後背,100%放大截圖:

總結:

玩膠片,最合理的輸出是放大印相

退而求其次為了方便網上交流,我們選擇電子文件

但是大量不精準的色彩管理導致每個掃描儀輸出的底片色彩都不相同,談色彩,有點滑稽了。(本人意見)

翻拍是為了更高的效率及更精準的色彩還原力(至少正片OK)

有人說這樣照片太數碼感?真正好的膠片,就是應該不偏色,白平衡色溫精準。負片原有是什麼顏色?反正我是不知道。。。現在流行偏色的膠片感嗎。。。。

135卷我現在15分鐘能拍一卷,1個小時能搞定前期後期。速度提高200%。

解析度非常滿意。

數碼相機高寬容度給後期留下非常多的空間。

A7R3是我前幾天買的,原來用A7一代,同樣OK,成本核算下來,加上鏡頭機身,8000左右。現在我的感受就是:買哈蘇X5?我為什麼不買飛思?

圖蟲:https://ajphotography.tuchong.com/

微博:http://weibo.com/supercaib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銅鈴鏡社 的精彩文章:

TAG:銅鈴鏡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