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我們是渴望快樂的

生活,我們是渴望快樂的

關於

快樂

My Soul

???

00:00/00:00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2018年的下半年,想起2018年元旦的情形,依然歷歷在目,彷彿就在昨日。何止是2018年的元旦,就連大學本科畢業時的情形,也同樣是感覺就在昨天。

無意間打開qq,三年前自己發表的一條動態突然彈跳出來,吸引了我的關注。動態是一條關於送別的引言,當時的目的大概是要標記一下離開校園的心情。驀然地,又回想起了大學的時光,心情沉重了下來。

心情沉重?我突然意識到,我必須停止回憶下去。

近一段時間,我總收到朋友的一些溢美之詞:「我羨慕你,你的生活那麼無憂無慮」「你的生活很滋潤」「你的生活狀態很好」。然而,一個很理智的判斷是,我不可能是無憂無慮,一直快樂的,只不過是,我已經把這些不快樂或者憂傷給消化掉了。

也許,我們有這樣一部分人,經常在朋友圈裡曬一些吃喝玩樂的事情,這樣很容易給人造成一種他人「他人快樂感」,從而使人生出羨慕之感。如果一個人不了解髮狀態的人的生活或者心思意念的話,這樣的誤解是很容易發生的。

就拿我來說,經常發一些比較「瀟洒」的生活照片,目的無非是兩個:一個是希望遠在千里關心著我的親人、朋友看到之後無需為我掛心;另一個是「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傳播正能量,讓我朋友圈裡的朋友,看見我的「樂事」,而放下自己生活中暫時遇到的一些小的不快。不了解的人,卻以為我生活如神仙。

有人問我,你生活快樂嗎?我會回答,我當然快樂。當文章讀到這裡的時候,有很多人說,你之前一直說人不可能是一直快樂的,這跟你之前的話不是自相矛盾嗎。當然不是,我後者說的「快樂」是已經透過我的思想過濾後的生活,因為我「不允許」我的生活是不快樂的。

我深知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僅有限,而且非常短暫。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這其中的歲月里,我們所談論的、經歷的不過是勞苦愁煩,等這些時日過去,一切都成空。那麼,既然人生對於死亡是這麼短暫,我們為何需要把這僅有的為數不多的時光讓憂愁和不快填充呢?並且這活著的時光,又是極不平安的。我們的生活里常常充斥著交通事故、健康隱患、自殺、他殺等的威脅,天災人禍,我們人無法掌控,我們何不珍惜現有的時日呢?

有人告訴我,不是我不想要快樂,而是為生活所迫。是啊,我們在這個世界,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壓力,在這個不完美的社會,與一些不完美的人打交道,自然會生出一些憂愁和不快。那麼,不快的來源總歸是,想要的,世界滿足不了。

無欲則剛。這段話的出處是儒家孔子與申棖的一段對話:「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對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剛強的人。」有人回答說:「申棖就是剛強的。」孔子說:「申棖這個人慾望太多,怎麼能剛強呢?」對於人生的快樂大抵與人生的剛強一樣,一個人慾望太多,愁而不得,怎麼會快樂呢?

我們是不是對這個世界需求的太多了?金錢、權利、名利、地位、榮耀……我仔細看了一下,這些哪一個都不是好的。金錢權利,總有得而復失的一日,榮耀地位也總有被拉下神壇的那一天。我們卻又在追逐這些的時候付出了什麼?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毀謗、驕傲、狂妄……這幾樣,樁樁都使得我們不快樂、不剛強、不洒脫。

如此,對人生不追求,遁入空門是否可以保全?這似乎又是可笑的。當我們回過頭來省察自己,我們並不是完全公義和清白的,我們沾染了塵世間一樣或兩樣的污垢。是的,我們不是聖人,即使如孔子般的聖人也未必德行萬無一失。那麼,既然我們無法剋制自己修身以成聖,那我們盡可揮霍敗壞就好了?

說到這,似乎跟快樂的主題漸行漸遠,其實不然。我們的快樂是來源於心底的,是來源於精神的,燈紅酒綠下的鶯歌燕舞或許使人暫時的快樂,但謝幕時的你卻又回到了始初。真正的快樂,持久的快樂是來源於內心的,當自己的內心被撫順,快樂自然如泉水湧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林燕妮:當風流已成往事 江湖永遠記得你
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