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石蒜|花葉永不相見

石蒜|花葉永不相見

夏末秋初,山野之間的石縫之中,會忽然鑽出一些鮮艷的花朵:不見葉子,只有一根孤零零的梗從地面伸出,梗的頂端,有幾朵略呈破裂的喇叭狀的花,或是橙黃,或是鮮紅,惹人注目。這些花彷彿無中生有一般,綻放得缺乏真實感。如此縹緲的花朵,卻有個土氣的名字:石蒜。

石蒜|花葉永不相見

花園裡栽種的石蒜在秋季集中開放。

蒜頭生鮮花

由於石蒜在地下具有超大蒜頭一樣的球莖,又通常生長在山中亂石中或海岸岩間,因此得名。實際上它跟蒜的關係並不算近,只能勉強攀得上遠房表親。所有種類的石蒜,都隸屬於石蒜科石蒜屬,由於花開艷麗,常被栽種用作觀賞。其實石蒜科植物之中,有很多都是傳統花卉,比如水仙、朱頂紅。

具體到石蒜屬,成員都有一個共同特徵:花總是先於葉片生出,花落之後才會長出葉子。各種石蒜的花朵形態大致可分為兩類:有一些形似喇叭,側向開張;另一些的花被裂片,花開後強烈反卷,邊緣出現波浪狀皺褶,花蕊伸長舒展。無花的季節,石蒜的葉片也引人注目—長而扁平,成叢生長,像寬大版的水仙葉一樣。有些種類會在花期後立即長出葉片,度過整個冬季,有些種類直到早春才長出葉芽,到夏末葉片枯萎後才再度開花。

石蒜|花葉永不相見

換錦花(一種石蒜)春季時的鱗莖

「秋彼岸」與「夏水仙」

石蒜們大都具有夏末秋初開花、花後生葉的習性,由於日本的秋分節氣被稱為「秋彼岸」,這一季節開花的石蒜,在當地就被稱作了「彼岸花」。又因佛教傳說中有「曼珠沙華」(意為天上之花),典籍中解釋為「赤團華」,其顏色和形態特徵,與中國、日本等地最常見的紅花石蒜非常相似,故而「彼岸花」漸漸被安上了「曼珠沙華」的名字。—如今文藝作品中常見的「彼岸花」或「曼珠沙華」,通常所指的都是開花紅色的紅花石蒜了。又因石蒜原本就有「花葉永不相見」的特徵,如同人世與冥府,陰陽永隔,因此在日本的民間習俗中,石蒜用來寄託對死者的哀思。

其實「彼岸花」的說法在我國不過是20世紀末才漸漸流行起來的,在此之前,紅花石蒜在中國民間,並沒有那些關乎宗教或生死的附會之說,它的俗名更接地氣:因花朵盛開時如倒立的蜘蛛而取名「紅蜘蛛花」,或者因球莖具有黑色外皮,形狀成坨,故而稱之為「牛屎花」。另一種常見的野生石蒜,由於鱗莖和葉片形狀似蔥,相傳為野鹿的食物,於是取名「鹿蔥」。鹿蔥又是石蒜中開花最早的種類,盛夏綻放,民間也稱其為「夏水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鳥園 的精彩文章:

這些嬌羞的花,只在夜間開,太美了!
為什麼削山藥皮容易手癢?5個小妙招,讓你不手癢

TAG:花鳥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