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少跑、少等、少簽 中科院開闢科研管理「綠色通道」

少跑、少等、少簽 中科院開闢科研管理「綠色通道」

「不能以出成果的名義干涉科研工作,要讓領銜科技專家有職有權,要減少評審頻次和時間……」

日前,中國科學院在京召開會議,向全社會公布了進一步落實「放管服」改革、建立綠色通道的10項具體改革舉措。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在會上的一席話,道出了中科院科研管理所遵循的原則。

這10項舉措,涵蓋了「痛點」集中的科研項目管理、資產財務管理、人才計劃管理等三方面內容,是中科院對黨和國家領導人此前在兩院院士大會上作出的「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創新生態」部署的具體回應。

改革,從重大項目下手

2011年啟動的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不僅是重大科技成果的搖籃,也是中科院體制機制的「試驗田」。在中科院發展規劃局局長謝鵬雲看來,先導專項作為中科院自主部署的重大項目,應成為「放管服」改革的重點陣地。

因此,針對先導專項管理,中科院就提出了5項改革措施,涉及到從審批立項到檢查驗收多個環節。

例如,中科院將簡化立項審批程序,將專項立項諮詢評議結果、實施方案與概預算評審結果的院長辦公會審議程序,由原來的兩次審議合併為1次;在寫預算申報書的時候,科學家如遇到難以準確預計型號、用量、頻次等的支出,可以按照能夠預計的程度提供測算依據,僅對重要支出或支出比例較大的科目提供說明材料;在財務驗收中,也不會再一一對照預算科目,並允許專項增加6個月的合理準備期,對準備期內的相關前期財務支出予以認可。

此外,針對一些已取得廣泛影響的重大研究成果,比如列入黨代會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國家領導人新年賀詞的,以及獲得國家重要科技獎項,或已牽頭承擔國家重要科研項目的,可以走「綠色通道」,免除立項諮詢論證、中期檢查等環節。

「能下放的盡量下放」

近年來,中科院在實施「率先行動」計劃中,一直在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院所兩級治理結構,推進「放管服」改革,擴大科研院所自主權。

在科研人員最關心的經費問題上,中科院已做到將全院財政投入的70%直接配置到研究所,增強研究所宏觀調控能力。同時,調整財政經費預算結構,在中科院確定的研究所經常性經費總量內,適度加大基本人員費和公用經費比例。

「中科院把能下放的管理許可權盡量下放,把能簡化的流程環節盡量簡化,充分保障科研和管理自主權,大幅減輕科研人員的負擔,有效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鄧麥村說。

在此次出台的資產財務管理改革措施中,中科院把800萬元以下的資產使用和處置權全部交由法人單位決策和審批,院層面只需備案,而中科院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也將據此修訂。

在令人頭疼的報銷環節,貼發票的繁瑣手續將有較大改觀。「我們將逐步實現手機識別、智能報銷,推動財務流程的網路化和自動化。」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副局長高軍透露,中科院還將全面推廣銀企互聯繫統,實現報銷金額快速到賬,為科研人員報銷提供更快捷的服務。

「百人計劃」,百人百面

鄧麥村在院機關工作多年,對「放管服」改革的必要性,有著切身感受。「科研活動本身就是多樣和複雜的,一個政策和制度出台,讓所有研究所都適用,其實是很難的。」他說,但也正因為這樣,中科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就更有責任在科研管理領域率先做出改革。

項目和機構的管理尚且如此,對人的管理就更加複雜了。2015年,中科院曾推出過「百人計劃」的「升級版」,設置了學術帥才、技術英才和青年俊才3個類別。這一舉措改變了過去針對海外青年人才的單一引進方式,對海外優秀人才實現了分類、分層引進。但3年過去,國家大環境發生了變化,不少科研人員反映,名稱分類較細,容易混淆;經費按照類別進行分配,不盡合理。

在這種情況下,為簡化項目分類,解決「項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突出問題,中科院決定再次深化「百人計劃」管理改革。

「我們將取消『百人計劃』的3個分類,同時改變按分類『一刀切』的經費支持方式,根據人才的具體條件,進行差異化的支持。」謝鵬雲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用人單位的引才自主權也將得到進一步加強。

同時,為解決部分關鍵特殊領域優秀人才緊缺的問題,中科院開通了特殊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對涉及國家戰略需求和核心關鍵領域的緊缺急需人才實行「特事特辦」,適當放寬項目申報條件標準,不受「百人計劃」項目指標限制、不受用人單位人員聘用崗位比例限制。

「我們會把『少跑一趟、少等一天、少簽一次』作為每一項改革的具體目標,把科研人員滿不滿意、受不受益作為檢驗工作的主要標準,加快體制機制改革,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縟節,讓科研人員少一些羈絆束縛和雜事干擾,多一些時間潛心科研和自由探索。」謝鵬雲最後說。

來源:中國科學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他們眼中的尼泊爾—幸福國度的「灰塵」
鉑單原子催化劑研究取得進展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