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超新星爆炸或刺激了地球上的生命進化

超新星爆炸或刺激了地球上的生命進化

科學家通過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超新星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可能為生命在起源階段提供能量。當太陽系隨著銀河系獵戶座懸臂圍繞著銀河系中心轉動時,曾經掃過超新星爆發的區域,使得地球被沐浴在各種輻射之中,正是有了這些輻射的激活,地球上的生命發生了爆炸式地增長。

丹麥科技大學教授亨里克·司文斯馬克(Henrik Svensmark)介紹:生命的進化反映出宇宙星系的進化,當超新星爆發時,周圍宇宙空間中可能的生命進程也會蓬勃發展。

科學家在深海中發現的史前鸚鵡螺的化石證實了這個推測.當時太陽系穿過超新星爆發的區域,地球海洋中的無脊椎動物便受到超新星爆發的強烈影響,現在在多種海底生物化石中可發現這些痕迹丹麥科技大學的教授亨利克認為太陽系足夠接近一顆超新星時,爆發產生的宇宙射線就會「沖刷」著地球。與此同時,亨利克查看了過去五億年的地質和天文數據,地球曾經非常靠近超新星爆發影響區域,並計算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系運動軌跡附近的超新星爆發率。

通過對地質記錄的比較,科學家發現超新星爆發率似乎與地球上生命蓬勃發展時間點有關,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生命條件。每當太陽與各大行星穿過銀河系中曾經的恆星形成區時,超新星爆發就會顯得更加頻繁。為了進一步獲得生物學上的支持,科學家尋找史前數個時期的海洋生物化石,從中發現與超新星爆發相關的痕迹。例如,蝦類、章魚或者是已經滅絕的三葉蟲和鸚鵡螺等無脊椎動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

當古大陸漂移逐漸分離開時,海平面的位置更高一些,這時候許多無脊椎生物在該時期富集,而在2.5億年前,分離的大陸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泛古陸。但該時期海平面的位置相對較低。傳統意義上的地球物理效應並不是地球生命史的全部故事情節,科學家發現太陽系附近超新星爆發率較高時,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也達到較高的水平。

對此,亨里克教授認為這種現象可能的原因是那個時期寒冷的氣候與較高的超新星爆發率使得極地與赤道之間的地區成了多種生物適宜的棲息地,而另一處值得關注的焦點是地質時期轉變的開始與結束似乎與超新星爆發率的極大與極小期相符合。

地球生命的繁榮或者全球生物生產力情況可以通過跟蹤不同時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來確定,這些信息可在過去的地質記錄中找到。亨里克教授的研究還顯示超新星爆發對地球氣候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比如海平面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可下跌達25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秘宇宙解碼 的精彩文章:

壯觀和震憾的宇宙,慢慢欣賞吧
世界最大天文台——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

TAG:探秘宇宙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