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為什麼狼能夠力壓貓和東北虎,成為這屆世界盃的吉祥物?

為什麼狼能夠力壓貓和東北虎,成為這屆世界盃的吉祥物?

原標題:為什麼狼能夠力壓貓和東北虎,成為這屆世界盃的吉祥物?


就算你不是球迷,估計也已經見過這屆世界盃的吉祥物——



佩戴運動護目鏡的卡通狼「扎比瓦卡」 | FIFA


沒錯,這是一隻Canis lupus,在網路投票中它贏得了53%的選票,力壓東北虎和貓。對這個結果感到意外?那說明你還不夠了解狼!


「我族拿下世界盃吉祥物?實至名歸!」 | giphy


要知道,狼曾經遍布北半球,有著和足球運動一樣講究陣形和戰術的捕食策略,也有著不計其數的文化傳說,還與很多人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


地球上最大的汪星人


今天,狼是食肉目犬科中體型最大的物種。現代狼的體長可以達到1.6米,肩高達0.8米,體重40千克左右。它們分布範圍廣大,不同地區的狼存在體型差異,基本服從「伯格曼法則」——赤道和低地的狼體型相對較小,而靠近兩極的亞種個頭較為壯實(北極狼是個例外,它們個頭不大)。



狼的阿拉伯亞種身型就很細小,看上圖的母狼,是不是和你印象中的狼很不一樣? | Felagund / wiki commons


在演化歷史上,「狼」曾經更大——比如曾橫行於北美大陸的化石種恐狼(dire wolf,Canis dirus),它與劍齒虎等大型哺乳類一同生活在更新世,奇幻著作《冰與火之歌》中的「冰原狼」,原型就是它。



著名的拉布雷亞瀝青坑保存了大量的恐狼化石——多到可以做一整面的頭骨展示牆。這也說明恐狼和現代的灰狼一樣,都是適應性強大、習慣群體捕獵的猛獸 | Pyry Matikainen / wiki commons

作為唯一一個同時遍布「新大陸」(美洲)和「舊大陸」(歐亞非)的物種,狼展現了強大的適應性:身處北方的亞種在冬季會換上厚厚的毛髮;接觸冰雪的腳掌有獨立的血液循環避免熱量散失,可以在-40℃的天氣中保持體溫。和其它犬科相比,狼有著更為短闊的臉和吻部,又大又堅固的牙齒可以為割肉碎骨提供強大的咬合力。因此,哪怕是一頭獨狼也可以成功捕獵它們最愛的獵物——包括駝鹿、美洲野牛和麝牛在內的大型有蹄類。



不要小看一頭獨狼,拖動進度條,精彩從1′35″開始。來源:Nature"s Epic Journeys / BBC


狼:集合!團戰!


不過,在更多情況下,狼以群體合作的方式捕獵。


說到群體合作的捕食方式,你可能會想到貓科動物中絕無僅有的團隊合作者——獅子。獅群的狩獵主要依靠「潛行-突襲」的「刺殺模式」,即便是群體合作,它們也和其它大貓一樣,需要潛行到與獵物非常近的距離後發起突襲,爭取在短時間的追逐中結果獵物。狼可不是這樣,它們採用的是「追逐-消耗」的「游擊模式」。



來看愛爵爺講狼群的「游擊」捕食,精彩從1′30″開始。來源:Frozen Planet / BBC Earth


群狼捕獵是一場教科書般的團隊協作。在依靠氣味和活動痕迹定位到獵物後,負責主攻的「先鋒」會快速接近獵物並發動攻擊,擾獵物使其奔跑;兩翼的「輔助」會通過吠叫、撞擊或是撕咬,刻意控制獵物的奔跑方向,迫使獵物不得不一直保持跑動;最後,當獵物筋疲力盡,狼群中強壯的頭狼就會抓住機會突然加速,從獵物的後方發動致命攻擊——對付大型獵物,它們會先撕咬出傷口,用失血加速獵物體力的流逝;對付中小型獵物,它們會試圖咬斷頸動脈迅速解決戰鬥。


整個狩獵過程中分工精細而明確,也是狼這種動物的魅力所在。


狼群控制獵物奔跑方向的行為,非常直觀地體現在了現代牧羊犬(例如邊牧)的牧羊技巧上 | Wright-Patterson Air Force Base


與這種「耐力賽」相適應的是,狼的心臟占體重的比例要比一般的哺乳動物高出三分之一,心率也比較低;它們的腳掌部位還有增厚和角質化的肉墊,具有出色的緩衝和保護作用,效果類似有蹄動物的「蹄」。



總說二哈心大?人家是祖傳的(霧) | Philippe Clement / naturepl.com


狼天生是長跑健將,比大貓們更能適應長時間連續的奔跑,能夠保持50公里/小時的速度長達20分鐘。相比之下,大型貓科動物或有強壯的體型,或有敏捷的身軀,都是為了爭取在最短時間內靠著爆發力放倒獵物——同為頂級捕食者,犬科的捕食策略和貓科大不相同


走入人類傳說的狼


從北美雪原到西伯利亞,從中亞草原到東歐森林,狼和人類文明相伴數千年,也融入了各個民族的文化之中。


說起文化中的狼,不少人可能會首先想起西方童話里經典的「大灰狼」——它是《伊索寓言》中「狼來了」的恐懼,是《格林童話》中假扮外婆的狡猾和吃掉小豬的兇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歐神話中的「狼」元素。在北歐神話中,巨狼芬里爾是邪神洛基的孩子,諸神黃昏時,頂天立地的芬里爾掙脫了眾神製造的束縛,吞噬了主神奧丁,芬里爾的兩個孩子還分別吞噬了太陽和月亮。


直到今天,人們也熱衷於再創作小紅帽與大灰狼的故事 | Dawn Hudson


北歐神話將日耳曼民族視為神話英雄的後裔,而日耳曼文化也是「狼人」概念的起源之一。從鐵器時代開始,日耳曼人的「狂戰士」中就有一類披著狼皮作戰的「úlfhéenar」,日耳曼語中的「狼」wulf也常被用於英雄或者武士的名字中。



偉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可能是你最熟悉的「狼人」,他名叫Wolfgang(全名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Joachim Rie? / wiki commons


到了基督教興盛的中世紀晚期,這種與蠻族武士階級相聯繫的狼形象被賦予了邪惡含義,融入民間傳說變成了「狼人」。在同一時期,歐洲經歷了「小冰期」的寒冷氣候,食物匱乏導致野生狼群頻繁攻擊人類和家畜,這加深了人們對狼人的恐懼,導致了各種「狼人審判」。



怪誕故事中的狼人形象,後來也多與月亮相聯繫 | Mont Sudbury / Weird Tales (1941)


當然,傳說中的狼不都是負面形象。在北美大陸上,狼憑強大力量和捕獵技巧成為眾多印第安部落的崇拜對象。亞歐遊牧民族對狼也推崇備至,古代小亞細亞的達契亞人以「狼頭龍」作為紋飾,《蒙古秘史》開篇就提到蒙古人的祖先是「蒼狼白鹿」,突厥王族的始祖阿史那氏則被認為是母狼與人類所生的半人半狼


狼哺養人類小孩的傳說就更多了,近的有電影《奇幻森林》中的狼孩毛克利,遠的有羅馬神話中母狼撫養戰神的雙胞胎兒子而建立羅馬城的故事。車臣人、遠東的阿伊努人等民族也認為自己的先與狼有關。


因為羅馬建城的故事,今天義大利還把本地的狼視為「國獸」 | Jastrow / wiki commons


除了文化上的深遠影響,狼還為人類帶來了最早的馴化動物——狗。


狗:永遠長不大的狼


在超過一萬年的馴化過程中,狗的足跡遍布世界,也與各地的野生灰狼發生了多次雜交,作為狗直系祖先的那一支灰狼亞種很可能已經滅絕了。因此,使得利用基因組手段追溯狗的馴化起源地困難重重,目前學界仍有西歐、中亞和東亞起源等各種學說。



雪橇犬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大概也是祖傳的 | Donnagee / wiki commons


儘管犬(C. l. familiaris)和狼在生物學上被視為是同一種(Species)動物,但經過萬年的馴化,狗和狼的行為譜已經出現了巨大的差異


比如最基本的「見面禮」——打招呼的方式。兩隻狗在路上碰面的話,它們最先做的一件事情一定是嗅對方的屁股(肛門)。狗依賴嗅覺來分辨身份,雖然這種打招呼的方式在人類看來不是很「雅觀」,對狗而言卻最直接,翻譯成人類語言,差不多就是「How do you do」。



你家狗狗也聞別家狗狗的屁股?別嫌棄它,這是打招呼呢 | Tim Dorr / flickr

但是,這種打招呼的方式放到狼群里可就不通用了。狼和狼見面一般以鼻子相蹭,稍微親近一點的家族成員之間會輕輕咬個嘴,地位較低的個體向上級諂媚時還會伸舌頭舔舔對方的下巴。



這才是與首領搭話的正確姿勢 | M. Watson / ardea.com


而隱藏在肛門附近的腺體對於狼來說是非常私密的。成年狼里,除了狼群中的領袖,其他狼都會用尾巴掩蓋著自己的屁屁(夾著尾巴做狼),有誰那麼不識趣隨便跑去聞別狼的屁屁,可是會引起一場廝殺的。什麼時候狼會聞同伴的肛門呢?一般只有在母狼辨認幼崽氣味的時候。



北極狼母親與它的幼崽 | Jeff Turner / naturepl.com


所以,成年狗聞屁股的打招呼方式,是狗在行為上存在幼態延續的一種表現。(幼態延續,即把幼年的特徵保留到成年。)


想養狼?別做夢了!


既然狗是狼的一個亞種,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也可以把狼飼養在家中?答案是——想都別想!


食性、行為上的差異,決定了狼難以成為一種「家養」或者「圈養」動物。

一個成規模的狼群,領地範圍可以達到數十平方公里。捕食範圍的大小一般與當地的食物豐富度和狼群數量的多寡有關,而領地範圍還要遠遠大於其捕食所需要的區域範圍。



如果你沒點開前文狼捕食的視頻,現在可以去點一下 | Eric Kilby / flickr


狼還有在領地內日常遷徙的習慣,每日的活動範圍可以達到其領地面積的10%左右。假設一個狼群的領地面積為30km2,那麼它們的「運動場」至少要達到3km2——這還只是一個中小型狼群所需要的活動面積。



阿拉斯加一國家公園( Denali National Park)的狼群 | Steve Arthur


每天下樓遛狗?跟狼比起來,狗這點運動量根本算不上什麼。如果想把狼這種有著極大的領地和運動量需求的動物「圈養」起來,我們需要建造一個面積以平方公里計算的場地。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每個動物園的狼,都會出現繞著籠舍徘徊的刻板行為——人類難以提供那麼大的場地。



而且,想一下「狼吻」你也不敢養狼啊 | Taral Jansen / wiki commons


汪年,請多給狼一點愛

狗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愛,是目前我們星球上分布最廣的食肉目動物之一;而狼,已經從西歐、墨西哥和美國等原生地消失了。在野外,狼的真正天敵和捕食者只有虎;它們從上述地區消失,主要是因為人獸衝突導致的人類獵殺



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的狼,著名的重引入保護項目 | Doug Smith / wiki commons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保護措施的上馬和土地利用模式的改變,狼保住了原有分布範圍的三分之二,種群數量也趨於穩定,目前在IUCN紅色名單上是無危狀態。



強大、美麗的狼 | Petr Kratochvil


靠著強大的適應性,今天,狼仍在動物「世界盃」中展現精彩的捕食技藝。它們還將在北半球廣闊的荒野之中馳騁,散發我們嚮往的野性魅力。


本AI最愛的犬科動物是啥?柯基呀!


柯基有意思!


本文來自物種日曆(ID:guokrpac)

萌點奇怪的『冷知識』


豐富『走心』的自然科普


柯基哪裡有意思,當然是屁股啊!


來,給日曆娘發送「電臀」試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空調:高1度太熱,低1度又冷,就不能只調半度嗎?
說話老卡殼,不是你腦子不行

TAG:果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