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古代過夏天,與古人共消暑……

去古代過夏天,與古人共消暑……

2018年6月21日18:07:12

農曆戊戌年五月初八

周四

夏至

已至

五月節

日北至

日光長至

日影短至

故曰夏至

北方高溫南方潮濕,炎熱開始…

山東省菏澤市最高溫度34°C

山東省濟南市最高溫度35°C

天津市河東區最高溫度35°C

我們何處可逃…

隨手翻開一部全唐詩,

彷彿看到白居易端坐院中,

沐著徐徐清風而自得其樂。

《槐蔭消夏圖》 宋

夏日山中

唐 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面對炎炎夏日,詩仙李白也免不了採用最通俗的納涼手段,躲進山林,脫去頭巾,袒胸露頂,無拘無束,悠然自得。

而白樂天卻自有超脫心境,乃消暑祛熱的最高境界——心靜自然涼。

銷 暑

唐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柳宗元直言道「我做不到。」在湖南永州時,夏夜酷暑難耐,無法入眠,他半夜索性起來西樓納涼,有詩為證:

夏夜苦熱登西樓

唐柳宗元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

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

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威。

探湯汲陰井,煬灶開重扉。

憑闌久彷徨,流汗不可揮。

莫辨亭毒意,仰訴璇與璣。

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

這鬼天氣,太熱了!想要以心靜戰勝炎熱,我不是仙人,我柳柳州實在做不到。我寧願「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去~而北宋蔡襄竟然做到了~

蔡襄手札《暑熱帖》中寫道:

「襄啟:暑熱,不及通謁。所苦想已平復?日夕風日酷煩,無處可避,人生韁鎖如此,可嘆可嘆!精茶數片,不一一。襄上,公謹左右。

牯犀作子一幅,可值幾何?欲托一觀,賣者要百五十千。」

《暑熱帖》 宋蔡襄

從手札內容可以看出,蔡襄頗通情達理。

「暑熱,不及通謁」,不去人家拜訪,省得招人煩,但是他不免報怨「日夕風曰酷煩,無處可避」,但最終上升到了人生哲學高度,「人生僵鎖如此,可嘆可嘆!」唯有喝點清茶,可解酷暑,亦可謂心靜自然涼,由此可見,心態改變狀態。


明代書畫家馬愈不僅心態好,還很會擇時擇地,他曾書《暑氣帖》邀請朋友醫相先生來訪敘舊:「暑氣初平,頗有涼意。十一日敬潔一觴,敢請移玉過寒舍話舊片時,惟不外是荷。署款:馬愈奉醫相杜先生閣下。

是啊,傍晚時分,稍見涼意,邀三、兩好友知己,相聚話舊,心情舒爽。呵呵,現在滿大街偕友練攤兒擼串兒也是一種消夏方式。

《竹梧消夏圖》局部 明 仇英 武漢市博物館

明朝高濂《四時幽賞錄》中記載了不少古人「夏時逸事」,其中「避暑涼棚」說的就是當時唐朝京城人的納涼現象:「長安人每至暑月,以錦結成涼棚設坐具為避暑會。」

避暑會有點像現代人戶外的「納涼晚會」,到宋代依然很流行。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是月巷陌雜賣」條,「北宋人最重三伏,蓋六月中別無時節,往往風亭水榭,峻宇高樓,雪檻冰盤,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鮓新荷,遠邇笙歌,通夕而罷。」

這陣勢,「土豪」吧!這種避暑會絕對是古代「有錢人」的納涼方式。

《納涼觀瀑圖》 宋 故宮博物院

好在清風、明月、溪水公平無私,無論貴賤,慷慨地分享給每一個人。

看,江南一隅鄉村,暮色中農夫赤腳走在田埂上,耕牛相伴荷鋤歸,儼出一幅鄉村恬淡風情水墨畫。

夏 夕

清王子彥

夕陽場圃樹蔭涼,豆豉瓜姜豆粥香。

人坐晚餐牛吃草,蚊煙影里話家常。

夏日村居

清袁景瀾

其一

葵扇搖風繞樹行,晚涼新浴葛衣輕。

一溪流水隨綠蔭,人立平橋話月明。

其二

消夏灣頭雲水深,浣紗人去剩飛禽。

石公石姥常相對,坐話滄桑閱古今。

這對神仙眷侶,白髮翁媼,他們說的是吳音儂語吧,溪頭看飛鳥,悠然自得,令人神清氣爽,哪有「苦夏」之憂?瓜田李下的幸福指數也很高。

實在不行,無畏者就偷,看這個「娃兒」

池 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牧牛圖》局部 南宋 毛益 故宮博物院

還有這娃兒,讓他去放牛,他卻偷懶兒,這熊孩子……

桑茶坑道中

宋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塔水滿溪。

一牛吃草柳蔭西,童子柳蔭眠正著。

還有這娃兒,為何忽然閉口立?

所 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不僅小孩子愛玩,大人也愛玩,尤其愛在自然山水中嬉戲,在近水處納涼,或泛舟,或賞荷,或靜坐,或對奕,或觀景…

《消夏圖卷》 清 顧見龍

如果確實做不到如白居易般清心靜氣,也可效仿梅堯臣在花木蔥蘢,曲徑通幽的長廊品茗觀景避暑。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覺寺避暑

宋梅堯臣

紺宇迎涼日,方床御綌衣。

清談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

不須何朔飲,煮茗自忘歸。

《高逸圖》局部 唐 孫位

亦如王摩詰抱琴走進幽深碧綠的竹林,席地而彈,樂而不返,留下千吟不厭的的竹里館。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在《積雨輞川庄作》有詩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輞川別業也是一絕佳避暑勝地。

鄂州南樓書事

宋黃庭堅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湖光倒映山色,十里荷香沁人心,清風明月拂面至。美美美呀!

秦觀,少游最為可愛,攜杖來追柳外涼,還好在一處蓮花池邊終於追上了~

你看他在那蓮花池邊,綠柳蔭里,畫橋畔倚靠著胡床打盹呢~明月清風皆入夢,裊裊清音耳邊繞,疑是身在九重天。

納 涼

宋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塘自在香。

清朝雍正皇帝,皇宮之中已有納涼避暑設備(後續有文章專門講述),但依然喜歡親水帶來的愜意。

夏日泛舟

清胤禛

殿閣風生波面涼,微洄徐泛芰荷香。

柳蔭深處停橈看,可愛纖鯈戲碧塘。

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四「六月條」,時臨安(今杭州)人,有六月初六到西湖邊集體納涼的風俗:「是日,湖中畫舫,俱艤堤邊,納涼避暑」。

蘇東坡估計是因為白天人多沒擠進來,只好夜泛西湖。

夜泛西湖

宋蘇軾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出水芙蓉圖》 宋 故宮博物院

楊萬里偏愛西湖的紅荷。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暮熱游荷池上

宋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到了明代「大暑賞荷」之風則以蘇州為盛,蓋過杭州。蘇州人把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當成荷花的生日。這一日泛舟賞荷最為壯觀。據《清嘉錄》「荷花盪」條記載,荷花生日那天,「畫船蕭鼓,竟於葑門外荷花盪,觀荷納涼。」

「乘風涼」條記載「納涼,謂之乘涼。或泊之胥門萬年橋洞,或艤棹虎阜十字洋邊,或分集琳宮梵宇水窗冰榭,隨意流連…」

《平山堂八景冊》 清 高翔

更有甚者,歐陽修在揚州做官時,特意蓋了一座非常高的木樓消夏納涼,「環堂左右古木參天,旁有竹干余竿,大如椽,不復見日色」,取名「平山堂」。平山堂前面有一荷塘,歐陽修和朋友雅聚時,有一種「傳荷行酒」的小遊戲,持一朵荷花扯掉一片花瓣,傳荷花給下一位朋友,這位持花者再扯一片,再傳下一位,如此這般,直到只剩一片花瓣時,持花者飲酒…和「曲水流觴」有異曲同工之妙。各位也不妨學習下,飲酒飲茶皆宜。

《蓮塘納涼圖》清 金廷標

皇帝、王宮貴族更是有專門的避暑行宮,避暑山莊,青山綠水與亭台樓榭相得益彰,清涼且風雅至極。誰讓人家是皇帝呢!就是這麼任性。

《溪亭消夏圖》 明 文徵明

任性的宋徽宗做了一場美夢

金人放馬南下

艮岳美園一場空

唯有遺石空嘆息

家國何在?

……

如果

如果我也可以任性的做一個夢

夢中擁一憩園

唯願

園中有池

池中有荷數莖

太湖石一

竹一行

草一坡

芭蕉一尾

清風一縷

蔭涼一地

卧塌一張

茶一碗

書一摞

葵扇一把

酷暑又奈我何!

餘生夫復何求!

對了,我的扇子呢?

……

(文中部分圖片文字來自網路,如有侵犯權利,請聯繫我們,予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 的精彩文章:

金錢樹這樣養護,完美度過夏天!讓你家裡龍鳳呈祥、招財進寶!
快速瘦腹燃脂的健身運動,讓這個夏天做個迷人的小腰精!

TAG: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