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畫得像不像,不應該成為父母評價孩子畫畫的標準

畫得像不像,不應該成為父母評價孩子畫畫的標準

當孩子畫完一幅畫拿給你看時,你會怎麼評價孩子的畫呢?我想大多數父母都會以畫得像不像作為標準,畫得像就等同於畫得好,畫得不像就畫得不好,還覺得孩子畫得亂其八糟的。

有一次,我去接兒子放學,那天他們正好畫了畫。一接到他,他就立即從書包里拿出一帽畫來說:「媽媽,你看這是我畫的畫。」

我一看畫面上的這個小孩就忍俊不禁地問道:「這畫的誰啊?」

兒子立即指著畫滔滔不絕地跟我說了起來:「我自己啊,我在公園裡玩呢!你看這是彩虹,下雨停了,彩虹出來了,這是一棵檸檬樹,還有一個檸檬掉在了地上。」

他剛說到這裡,跟他一起出來的同學也從書包里拿出畫來對奶奶說:「奶奶,你看我畫的畫。」

還沒等孩子把話說完,奶奶就大聲地說道:「這畫的什麼啊,這亂七八糟的,上課肯定沒有好好聽老師講課。」奶奶說完,就拉著孫子向前走,而孫子卻低著頭,默默地跟隨著奶奶往前走。

我愣愣地看著那個孩子跟著奶奶離去,我想說什麼,寶貝卻拉著我的手說:「媽媽,他畫的是他在家裡,奶奶給他吃好吃的。」

聽著寶貝的話,我眼眶一熱,差點流出淚來。後來,我特意跟這孩子的媽媽聊了聊這件事,希望她能影響奶奶改變這種評畫方式。

對於孩子的畫,我們除了要耐心聽孩子畫里的內容以外,還要學會正確評價孩子的繪畫作品。如果父母能夠發現孩子作品中的亮點,肯定孩子的畫,那麼你的評價就會讓孩子建立起自信心。相反,如果父母只是以像不像來評價孩子的畫,那麼不僅會打擊、挫傷孩子的積極性,還可能導致孩子討厭畫畫。

其實,孩子畫畫有自身規律,雖然只是簡單的幾筆,卻不失童趣。比如,在我們藍眼兔親子創作活動中,有一天我們畫主題畫,有一個小女孩叫乖乖,她畫了水果家族,西瓜、蘋果、梨子、火龍果都長上了手和腳,還長了眼睛嘴巴,整個畫面生動有趣,讓人看得童心萌動。

她為什麼能畫出這麼生動有趣的畫時,因為處於泛靈論時的她把水果擬人化了。不僅是乖乖,這也是大多數孩子最拿手的方式,將故事與情感都融進了畫里。比如,乖乖畫的那個梨子,感覺就像摔倒了,給人一種驚恐的感覺。

很可惜的是,很多父母都沒能走進孩子的心理,更沒有用心去傾聽孩子說畫。她們更多的是站在成人的世界裡,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畫得像,畫得像,孩子就用心了,老師就教得好;畫得不像,孩子就沒認真聽課,老師就沒有用心教。

經過七天畫畫打卡以後,我看到乖乖媽媽特意用了一個角落,把乖乖的畫貼在了牆上,並在群里跟大家分享

「分享一個我的心得,姐姐剛開始畫的第一張畫。讓人感覺很孤獨無助,一個小人獨自關在房間里,外面的世界亂糟糟。

」這張畫看起來確實沒有內容,感覺很空洞。

到後面我加入陪伴,讓姐姐的畫面看起來更多一些內容與歡快感。一開始讓姐姐畫畫我像很多父母一樣追求畫面美感,到現在我會更關注她表達出來的內容。」

看,父母改變了評畫方式,孩子畫畫自然獲得了很大的進步。兒童畫是一個與我們成人日常生活中完全不同的神奇世界。那一幅幅充滿稚拙、天真無邪、構思獨特、造型誇張、色彩斑斕的兒童畫作品,不僅體現了孩子對世間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也流露了兒童純真的思想感情。

可見,他們畫里的世界完全跟我們成人的世界不一樣,成人的畫一般都是具體的,是實在的,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東西。所以,我們總喜歡以像來評價一個的畫畫得好不好。

然而,孩子的畫卻往往是「抽象」的,他們常常會把想像的東西與現實的東西混在一起,不合乎比例、透視,卻合乎表達的需要,自由浪漫,天真無邪,歪歪扭扭,粗粗細細,曲曲直直,讓我們怎麼看都看不懂,他卻說得頭頭是道。這正是兒童畫的獨特之處。

所以,我們父母在陪孩子畫畫時,別再以「畫得像不像、畫得合理不合理來評價孩子的畫,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鼓勵,那麼您眼中的兒童畫就會成一扇通往兒童心理世界的大門。在那裡,你還可以跟孩子一起感受那妙不可言的神奇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眼兔 的精彩文章:

會畫畫的孩子,學習會更好
世界住在孩子畫里,未來握在他們手裡

TAG:藍眼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