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長中所要面對孤獨

成長中所要面對孤獨

成長中所要面對孤獨

-資深海外護航隊長-施歡寫於紅海北緯17度.

有一種孤獨是——如果自己忍受了委屈便能夠使一切好轉起來的話,於是便選擇了閉嘴,沒有人注意到了你的改變,也沒有人走進過你的內心,外界越是平和,越是人聲鼎沸,你心裡的委屈越大,孤獨越深。開始埋下的種子,在一個人反覆的自我問答中,長大成人。——《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劉同

2012年國慶前我在部隊休假回家,當我鼓起勇氣說要退伍的時候,我早已預料到父母的反對,只是沒想到會那麼激烈,激烈到父親的眼神在我眼中失去了焦點,母親每天唉聲嘆氣,彷彿我退伍面臨的就是絕路,是無數的困苦,唯有選擇繼續留在部隊才是唯一的出路。

那時我並不理解他們,只是一味的覺得,我都這麼大了,一個人在外那麼些年也都一樣過了,為什麼他們還要干涉我的生活,他們只按照自己所認為的的想法,把他們想當然的一切強加給我。從來就沒問過,從來就沒想過我的感受。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那是的自己脾氣簡直執拗得沒邊,因為執拗,所以不管不顧,因為爭吵而面紅耳赤對我爸說:「不管你同不同意,我一定要退伍,誰也阻止不了我」。這句話說起來甚至都不用經過大腦,彷彿在心裡已經演練過千萬遍,根本就沒在意過父母的想法,沒考慮過一個當父親的難處。我不知道這些年來父親經歷過什麼樣的磨礪,我也記不起從小到大父親對我投入過多少凝視和抱著多大的期望。從讀書到打工再到部隊,我從來沒在意過。我所有的怒氣都來源於他想控制我的生活。

之後的一些天里不說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出來,或者一個人跑去山頂坐著發獃,不願面對他們,那時的我就以這樣的方式證明著我的決心。父親心如鋼鐵,決定了就不會妥協,哪怕他後悔也不會表露出來。最後妥協的總會母親,因為擔心父親氣壞身體,擔心兒女憋出毛病,母親那段日子總是以淚洗面,最後母親只能瞞著父親對我說:「你要是決定了我也不多說什麼,但是我還是希望你再考慮一下。你爸也是為了你以後的生活著想,這些年你爸真的挺不容易的」。我點點頭,但是我並沒有改變初衷。因為種種原因,我依然決定退伍。

那時候我並不理解我爸的心情,他在七十年代末參軍,後來回家從事的工作也跟部隊有些關係,到現在與部隊結緣大半輩子,他想讓我萬成他不能完成的心愿,不想我重蹈他的覆轍,留下太多遺憾,到多年以後自己會對過去耿耿於懷。我的一句「我要退伍」將自己與父親的想法跟計劃一刀兩斷。

休假結束回單位又待了一個多月就到了退伍的時候,在部隊領導的挽留與親人朋友的不理解中,我背著行囊回到了家。事已至此,父親只能默默接受現實。之後便是長期的零交流,即使兩個人面對面坐著也不想說話。不說話並不是不想說,而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我很想跟他發誓說我一定會努力讓自己過得很好的。我一定會比在部隊更好,不會讓他失望的。但所有的言語跟真正的未來比起來都顯得那麼無力。除了安慰自己,起不到任何作用。父親不說話的原因我大概也清楚,我拒絕了他的建議,一意孤行的選擇了另外一條路。他那麼多年的父親形象被一個在人們眼中尚為孩子的我在別人面前砸得粉碎,他覺得在我面前已然失去了任何威望,無論他說什麼,我大概都不會再往心裡去了吧。他不說話也許只是不想再被我氣著。

在家呆了一個多月,辦完落戶手續,我終於忍受不了那令我窒息的壓抑感。我與另外一個戰友背著包出去散心了,在外頭漂了小半年,之後找了份工作,但是並不順利,不順利到三餐都不能溫飽。住的是戰友的宿舍,戰友有事回家,宿舍里除了幾十箱紅酒跟一張床一張桌子其他什麼都沒有了,那段時間常常宿醉,借酒消愁,不曾後悔卻是跟困惑跟迷茫,但我並不想讓家裡人知道自己的現狀,我得為自己過去的選擇、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買單。期間家裡一直讓我回老家跟著我姐夫學點技術活做點小生意,但是出於自己的興趣還有自尊心作祟,我就一直拖著,到最後實在拖不下去了只能回去。回到老家之後,因為確確實實對我姐夫那行提不起半點兒興趣,就自己找了份工作。幹了一個多月受傷了,傷得很重很重。我甚至一度認為自己殘廢了。在醫院躺了將近一個月,一開始並不想讓家人知道,怕嚇著他們,怕家人擔心,後來紙始終是包不住火,家裡還是知道了。爸媽放下手頭的工作急急忙忙跑過去醫院看我。沒過幾天出院了,回家休養期間在一次無意之中我知道了父親對我受傷的事很內疚,認為如果不是他一再要我回家的話我就不會受傷了。當時我眼淚就不爭氣的掉下來了。

其實,在跟父親冷戰期間,他哪怕客氣點的對我說句話我都會開心到忘乎所以。在家待了幾個月,傷也好的差不多了。有一天在網上跟戰友聊天的時候,一個戰友說有個公司招海外護航隊員,問有沒有人去。我要來了聯繫方式,之後了解的差不多就跟家裡商量了一下,說要去北京面試,還有工作的性質。爸媽並不怎麼怎麼同意,原因就是身體還沒好利索,還有離家裡太遠,加上又正好是冬天,怕我到了北京不太冷適應不了北方的氣候。而後我堅持要去北京,我相信自己可以行。接著訂機票,收拾行李,因為公司要求面試時間緊,走的那天父親把我送到車站轉車,到了車站後告訴我路上小心,出門在外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而後就回去了,父親轉身離去時我鼻子就發酸,差點就忍不住掉淚了。我總是那麼容易感動。

到現在退伍已經五年多,在公司的這幾年經歷的實在太多太多,身處異國他鄉的時候,內心最柔軟之處還是父母。每每思及,難免多了些感傷。想到爸媽漸老容顏,心中更是覺得愧疚。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想想那時的自己,當時的抗拒確實過激了。父親只是怕我以後的生活會過的很辛苦。要不是受傷在家待了幾個月,我都不知道這些年父親心裡壓抑著多少委屈,這些委屈從未得到過釋放和體諒。我甚至都不關心他是否有委屈。因為不願意多一些理解,我生生在自己與父親之間徹了一堵厚厚的心牆。因為年少的我從未讓他們省心,所以他們的安排完全來自於他們的擔心而並非包辦。會想到過去撂狠話的自己,都想大嘴巴子抽自己,想開口對他們說聲對不起,但這些終究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父母對事物的看法千差萬別,但天下父母心,歸根究底都是為了兒女好。有時候我們只是缺少了溝通跟理解。你不好了,他們會失落,會盡全力保護你。你好了,他們也會失落,他們覺得自己的能力已經保護不了你。那種失落,或許只有等到我們自己當父母的時候才能理解才能體會到吧。然而,當下的我要做的就是負重前行,未來的路還很長,儘管我當下還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可是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只有不斷前行,才能找到光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正在摧毀中國年輕人的生活
秦末漢初:項羽PK劉邦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