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產品界面設計中信息關係包含哪些要素?怎樣才算規範?

產品界面設計中信息關係包含哪些要素?怎樣才算規範?

一.界面設計的意義

為什麼有的APP看起來那麼舒服、清新、有情懷,一眼看上去就很有feel?其實是因為它們充滿著「品質感」,品質感其實就是產品給人帶來的一種嚴謹、專註的態度。品質感其實是源於產品對細節深度的考究與打磨,一款設計的有品質感的產品帶來的是用戶的舒適度、好感度和信賴度。

例如小學時候文具店裡5毛錢一本的普通練習簿和10塊錢一本的高端日記本區別。不同的是,在如今免費大行其道的互聯網行業,對於用戶來說,付出相同成本甚至成本的情況下,用戶會毫不猶豫的用「高端日記本」而不是一本普通練習簿來記錄生活。因此一個產品在滿足用戶基本需求的前提條件下,誰的體驗更好,誰就能夠贏得用戶。

二.界面中的品質感

界面設計和產品的設計也是一樣,同樣會帶給用戶一種品質感,它們都是是源於設計師對界面的每處細節的深度考究。

界面的品質感主要來源於界面四個維度、界面中的結構、界面中的圖形、界面中的顏色和界面中的動態,今天研究一下如何通過結構提升界面品質感。


界面的結構在用戶體驗中起著重要作用,其相當於界面設計中的「骨」,界面結構中的細節更是會直接影響到整體設計的品質感。那麼具體結構中的細節體現在哪裡?

1. 關係

信息關係包含界面中的組合、層級、分割等。

組合

「物以類聚」,界面內需明確傳達各元素之間的關係。

輔助信息應服務於主體信息:輔助信息是主體內容的延續說明或補充操作,作用為服務於主體內容。同一組合內,信息間需有明確的關係與合理的順序,且輔助信息不能搶鏡。例如朋友圈,清晰傳達關係的同時,以內容為主的閱讀方式不會被頭像內容干擾。

關係越緊密的內容距離應越近:形式不變的基礎上,元素之間的距離越近,越易被視為同一組合。距離相同時,橫向排列的內容接近度相對更高。

層級

界面的層級關係主要體現在主次、優先順序、層數。

主次分明、避免層級混亂:清晰的層級結構,能讓用戶更快的獲取重要內容,同一組合下其信息一定有主要展示和次要展示。可以通過位置、面積、顏色三個維度建立主次層級的對比度。

位置:在中國,用戶的閱讀習慣為從左上至右下,所以用戶對左上區域的觀察最優,依次為右上,左下,而右下最差。因此,左上部和上中部被稱為「最佳視域」。

面積:信息內容在界面內的佔比面積越大,信息越是突出。

顏色:白色背景下,明度越低/飽和度越高,信息越是突出

同一組合下,有且僅能有一個最重要的內容:當所有的內容都重要,也就等於所有內容都不重要,信息的優先順序不取決於主要信息是否夠大,而是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對比度。

更多示例

同一頁面,信息層級不宜過多:過多的信息層級會讓頁面變得複雜,增加用戶的理解成本。冗餘的信息展示會讓界面變的凌亂瑣碎,一定程度上干擾用戶使用體驗。一般情況下界面應控制在3層信息以內。

分割

分割是用於區分不同信息的方法,大概可以分為距離分割、線性分割、面性分割(背景色分割)、顏色分割。

距離分割:增大兩模塊的距離達到內容分割內容作用,元素間的距離越遠,越不易被視為同一組合,其好處是可以省去分割元素,減少視覺層級,讓界面更乾淨、明快。

線性分割:線性分割是目前界面中最常用的分割方式,其優勢是線自身「較輕」,不易干擾用戶。值得注意的是線本身不重要,不宜過度強調,應點到為止,所以線的顏色不宜過重。

面性分割/背景色分割:當處理多層級、信息複雜的場景,在單個模塊里已經用了線性分割的情況下。可能需要更強一點的分割方式來表明模塊與模塊間的關係,這時我們可能需要面性分割方式。這種方式像是灰色的背景上,羅列著多張卡片,能更明確的表達兩組內容的分割感,但其缺點是會較明顯的增多界面層級。

顏色分割:當信息的表現形式重複性較高,容易被看混的情況下,顏色分割是更為合適的選擇。

以上可以總結為:

界面中的組合能讓信息關係更縝密。

層級能讓用戶更快的獲取重要內容。

分割能讓用戶更清晰的區分不同模塊間關係。

時間有限,關於"字體"和"對齊"的部分近期將繼續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產品設計雜談 的精彩文章:

TAG:產品設計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