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投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家長投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一課堂,其重要性甚至連學校教育都無法比擬。所以古人才有「苟不教,父之過」以及「孟母三遷」為教子的說法和故事。如今,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父母家長視之如寶,如此,家庭生活就更顯得重要了。

眾所周知,家長,尤其是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師長,家長的脾性、好惡和一舉一動,聰明的孩子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並在生活中反覆效仿。

首先,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從2歲起我們就給孩子訂閱了早期閱讀刊物,尤其是繪本,色彩柔和, 句子短,字體大,簡單可愛,既能教孩子正確的語言,有利於她的語言發展,又能教孩子識字,慢慢的孩子自己就能看圖說話了,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通過親子閱讀,能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得到維繫和升華。

在閱讀中還可以進行性格培養,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與生俱來的脾氣秉性,而然然在這方面表現出俠義、膽大的一面,他喜愛的卡通角色,從孫悟空、黑貓警長,到葫蘆兄弟,每一個人物都是俠肝義膽,敢愛敢恨,性格鮮明,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在進入校園集體生活後,他的規則意識逐漸建立和增強,有時媽媽甚至會覺得,當別的小朋友不守規則時,他甚至會用語言和行動去維護他們共同的規則。

在閱讀中學會分享和感恩。小時候在吃的方面,就很大方,媽媽、爸爸這些親近的人,如果找他要吃的,一律都給!班級也舉行了有關分享的系列活動,他喜歡的玩具、圖書,當你提出和別的小朋友分享一下時,他的分享習慣更是根深蒂固。

然然還從書中學會了感恩,他知道感恩就是有愛心,愛長輩,愛家長,愛同學,愛老師,愛一草一木……這種德育的灌輸,身教也重於言傳。爸爸媽媽都很孝順老人,平常對家人也是噓寒問暖,早些年有時間還會經常帶著老人出去旅遊??現在,不用爸爸媽媽說,逢年過節,然然就會自告奮勇地說,給姥姥買禮物!給奶奶買禮物!

其次,「行萬里路」。家庭教育的另外一課就是要讓孩子走出去。因為安全等考慮,現在城裡的孩子多數都是「家裡蹲」,放學後既缺乏與夥伴群的交流嬉戲,又難以和大自然親近,充其量是在小區里轉悠玩耍,大抵還是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叢林。因為,我們利用閑暇,利用周末,利用假期,帶孩子走出去,到公園去,到郊區去,到農村去,讓孩子了解大自然、了解城市以外的生活的同時,也有夥伴式交流。

在大自然環境中,家長和孩子的天性得到很好的釋放,共同嬉戲、玩耍中增進親子感情,同時增加與其他夥伴的溝通、交往能力,更好地適應群體生活。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綠樹、青草、紅花、山水、陌生人、動物這一切新奇事物,對充滿求知慾的孩子來說充滿挑戰。五彩繽紛的大自然刺激著孩子的各個感覺器官,他們興緻勃勃地注視、傾聽、觸摸、詢問、甚至品嘗。總之自然環境能鍛煉孩子的自然觀察能力、注意力、記憶力、描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然然通過去海南旅行,強化了挖沙子、看大海、游泳、坐飛機、坐輪船這些關鍵詞,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孩子對這一類事情都非常感興趣,在閱讀中再現,孩子一是更感興趣,二是理解的更好。所以,我再次認為孩子的自然活動是豐富視野、聰慧頭腦的最好方式。通過去歷史名城紹興旅行,給他講了蘭亭序的故事,給他解釋什麼是曲水流觴。因為有蘭亭曲水流觴的現場,他很快就理解了古人聚會的場景。通過去美麗的雲南旅行,邊走邊用心地引導觀看,並結合著給做講解,讓他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神話傳說,給他更多的信息,開闊眼界!

每次去一個不同的地方,體驗不同的文化,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或許很多家長工作很忙,抽不出時間陪孩子去玩,但實際上孩子的童年很短暫,一轉眼,孩子就大了,等到你轉過頭來想重溫這段溫馨的時光,也許你看到的是,他背上行囊,揮揮手,已踏上青春的旅程!

清代錢泳的《履園叢話》中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不可偏廢。」古人都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一種境界,一種追求。

作為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家長理應盡心竭力,讓孩子從小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讀萬卷書是知識,行萬里路是見識。知識是智慧的前提和必要,從知識走向智慧,需要行萬里路。縱觀歷史上傑出的詩人,文學家,都是從小博覽群書,積累了豐富的知識以後,再去行萬里路的,並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讀書、行走是我們民族精神動力永不衰竭的源泉。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鞭策著然然走好他的人生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為什麼一直給我打電話啊?
以瓷為紙,勾勒年華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