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種友誼叫——柳宗元與劉禹錫

有一種友誼叫——柳宗元與劉禹錫

劉禹錫與柳宗元的患難真情

. ~..

劉禹錫與柳宗元有很多共同之處。

在政治上,

兩人一起參與永貞革新,並肩戰鬥。

在創作上,

兩人詩文俱佳,趣味相投,相互唱和。

甚至在經歷上,

兩人也有不少相似之處:

他們一起進京應試,同榜登進士第;

接下來,同朝為官,一起共事;

後因革新失敗,雙雙被一貶再貶。

共同的志向,

共同的趣味,

共同的遭遇,

使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他們不僅在順境時相互支持、相互砥礪,

在天涯淪落、生死未卜的逆境當中,

兩人的真摯友誼也十分深厚。

永貞革新失敗後,

劉、柳二人同時遭貶,

一人貶官朗州,一人貶官永州。

他們仍相互勉勵,使天涯變咫尺。

他們忍受著事業上的失敗和空間上的分離,

不斷地以詩文往來,互相鼓勵。

其間,

柳宗元和身居要職的好友韓愈

曾展開過一場哲學論戰,

柳宗元作《天說》陳述自己的觀點,

劉禹錫作《天論》三篇,

對柳宗元進行策應和聲援。

劉禹錫的散文受到柳宗元的推崇,

柳宗元的童話和寓言同樣被劉禹錫所推崇。

在患難的歲月里,

兩人純真的友誼、共同的志趣,

給了他們鼓勵,

給了他們勇氣,

也給了他們信心。

10年後,

當他們先後結束貶官生涯在長安相會之時,

真是感慨萬千,悲喜交集。

一個人一生的黃金時間能有幾個10年?

劉禹錫在《闕下口號呈柳儀曹》中不禁感嘆:

「銅壺漏水何時歇,如此相催即老翁。」

然而,

10年的分別只換來短暫的聚首,

很快他們雙雙再次被貶,

而且離長安的距離更加遙遠,

條件也更為艱苦。

柳宗元被貶至柳州,

劉禹錫被貶到更遠的播州。

此時,

劉禹錫來京僅一年多時間,

而柳宗元剛到長安不久。

柳宗元雖然對自己的境遇非常失望,

但考慮到劉禹錫有80歲的老母需要隨身奉養,

於是幾次上書朝廷,要求和劉禹錫對換。

後經友人幫助,終將劉禹錫改貶連州。

暮春三月,

兩人收起滿身的傷痛,

再度離開長安。

他們一路行來,

一直走到湖南衡陽,

才依依不捨地寫詩贈別,

送朋友遠行,

也送自己上路。

為此柳宗元寫了一首:

《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劉禹錫回贈一首: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黃昏時,

在衡陽的一個山腳下,

兩位志同道合的友人並立荒郊,翹首仰望。

他們以深情的目光注視著北回的大雁,

他們在想什麼?

也許,穿越千年時空,

他們會聽到一曲今天的歌: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

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請你告訴我。」

或許是因為這樣的詩情太悲傷了,

他們又都害怕老友遠去蠻荒,更加傷痛。

於是,

柳宗元寫了第二首詩《重別夢得》,

劉禹錫也回贈了一首《答詩》。

從永貞革新,謀議唱和,

到同時遭難,遠謫邊地,

再到被召回京,繼貶遠荒。

一路上,

兩個人已經走了整整 22 年,

官場的爾虞我詐沒有侵蝕他們,

生活的艱辛困苦沒有隔絕他們,

世道的腥風血雨沒有擊垮他們,

他們的友誼反而歷久彌堅,歷久彌新。

然後,

一個柳州,一個連州,各奔東西。

從此,

他們只能憑窗眺望,

以書信聊作晤語。

雖然沒再相見,

卻一直也沒有分離,

他們把所有的情感

都寫進了相互思念的詩句里。

水墨氤氳,紙落雲煙,

他們攜手在詩詞的江湖上同舟共濟,

成為共迎風浪的人。

然而,

令人未曾想到的是,

儘管他們從未相忘,

此生卻也再未相見。

長期貶謫生活的打擊和艱苦環境的摧殘,

使柳宗元的身體每況愈下,

健康狀況非常不好。

元和十四年(819年),

當朝廷準備召回柳宗元時,

他已於這年十月五日長逝,年僅47歲。

當時,

劉禹錫正扶著母親的靈柩,

行走在回京的路上。

當他經過衡陽時得悉柳宗元去世的噩耗,

一紙冰冷的訃告讓他與斯人從此永訣。

(來源:碑林區委宣傳部)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魅力碑林 的精彩文章:

TAG:魅力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