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愛玲: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

張愛玲: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

來源:《許子東現代文學課》

公眾號「麥家理想谷」

黃子平曾說,張愛玲是一個「『五四』主流文學史無法安放的作家」。「安放」這個詞用得非常精彩。

中國現代文學史有一個大概的秩序,本來是「魯、郭、茅、巴、老、曹」,後來再加上沉從文、錢鍾書,唯獨張愛玲不知該怎麼放。

然而,在台灣、香港和海外文學中,張愛玲的影響和地位比魯迅重要。

她打破了「五四」以來基本的愛情模式:男性給女性講文化、講知識、講道理,喚醒女性,而女性非常純真善良,被男性的知識風釆所感染,陷入了愛情;有的女性超越了男性,有的女性和男性分開,但她們都是玉潔冰清的,都是相信愛情的。

可是,到了張愛玲筆下,女性滿腦子想的都是「飯票」,是極現實的問題。男性講愛情,講《詩經》,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她聽不大懂,只要結婚就好。張愛玲小說的文學史意義,在於她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女性的聲音。

超脫世俗的張愛玲用另一個視角解讀愛情

中國傳統愛情故事有一個基本的模式:一男一女相愛,社會反對,男女是聯合起來反抗社會的,比如《梁山伯與祝英台》《家》《春》《秋》。但《傾城之戀》里,基本上是沒有人也沒有社會力量在反對、阻礙范柳原和白流蘇,只是這一男一女本身在鬥爭。

這個鬥爭更加複雜,是男人需求和女人利益的根本性衝突。通俗地講,男人是沒有現在就沒有將來的,女人是沒有將來就沒有現在的。

這麼一個性別鬥爭,在張愛玲筆下,描寫得非常通俗又非常精彩。

電視劇《傾城之戀》

一場男人需求和女人利益的根本性衝突

張愛玲出身名門,祖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李鴻章長女,父親是津浦鐵路局的英文秘書,母親為廣西鹽道黃宗炎之女。

她從小深受中西文化的共同影響,骨子裡既藏著中國人的自尊,又有著西方人的開放。

1930 年,父母協議離婚後,張瑛跟了父親,後來父親娶了民國政府前總理之女,後母的到來,使張愛玲的生活掉進了深淵。有一次,張愛玲私自跑去找留學歸來的母親,結果遭到後母和父親的拳打腳踢。

張愛玲(右一)與父親張廷重

張愛玲說:生命是一朵千瓣蓮花,我拒絕了綻放的同時,我也拒絕了枯萎和零落。

她趁巡警一時疏忽,連夜逃出父親的張公館後,住進了母親和姑姑租來的公寓。父親對她不好,但至少衣食無憂;母親雖不打罵她,卻連她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障,而即使在最缺衣少糧的窘迫關頭,張愛玲也沒有放棄讀書。

她說:書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點是使我的近視加深,但還是值得的……我喜歡的書,看時特別小心,外面另外用紙包著,以免污損封面。

1938 年,張愛玲以遠東區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英國倫敦大學,卻因戰爭之故,無奈轉入香港大學讀書。當戰火蔓延至香港時,港大無奈停辦,她求母親資助她轉校念書,母親卻揮揮手勸她趕緊嫁人。

不肯屈服的她開始靠賣文為生,因《沉香屑》一炮而紅,在命運手中打了個極其漂亮的翻身仗。

張愛玲港大學生證

1943 年,胡蘭成在南京養病,他百無聊賴地躺在病床上,隨手拿起本雜誌來讀,卻瞬間被張愛玲的一篇《封鎖》吸引了視線。強烈的好奇心,惹得他迫切想要見到蘇青口中所謂的「才女」。於是他慕名拜訪,而這一見,就誤了張愛玲一整個青春。

張愛玲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她為他放低了自己的姿態,只因他懂她,懂她貴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貴優雅,也懂她因童年不幸而生成的「及時行樂」的思想。一句「懂得」足以讓她甘願為之赴湯蹈火。

張愛玲和胡蘭成

胡蘭成是臭名昭著的漢奸,人人唾罵,但張愛玲不在意,因為他懂她。她說: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

胡蘭成家有妻室,風流成性,但張愛玲不在乎,因為他懂她。她說:我想過,你將來就是在我這裡來來去去,亦可以。她傾盡自己的全部去愛他,並在世人詫異的眼光中愛得超凡脫俗。

胡蘭成朝三暮四,處處勾搭,張愛玲在漫長的等待中,終於開始動搖。她說:如果你給我的和給別人的一樣,那麼我不接受。

最終,張愛玲對胡蘭成死心離開,仍月月給他寄生活費。甚至一次性寄給他 30 萬的稿費,只因祭奠及感謝曾經的那份懂得。她說:因為相知,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張愛玲一生只求被「懂」

1955 年 11 月,張愛玲搭乘「克利夫蘭總統號」游輪前往美國。在這裡,她認識了足足大她 30 歲的賴雅。僅半年,兩人就結婚了。

懂得,是張愛玲在兩性關係中最為看重的東西,也是她一生都戒不掉的毒品。

在與賴雅生活的 10 年裡,張愛玲迎來了人生第二個寫作高峰。賴雅死後 30 年,張愛玲仍以賴雅夫人自居,情深意重,可見一斑。

如果說張愛玲在胡蘭成那裡習得了愛人的能力,那麼在賴雅這裡,她便收穫了被愛的幸福。愛人與被愛,這兩點是我們關於愛情必修的功課。

張愛玲與賴雅

「我喜歡錢,因為我吃過沒錢的苦,不知道錢的壞處,只知道錢的好處。」張愛玲很坦誠,肚子里沒有那麼多彎彎繞,心裡怎麼想,嘴上便怎麼說。

她曾大肆宣揚「出名要趁早」,被人質疑看重名利、庸俗不堪。但懂她的人會明白,因為吃過太多苦,所以更懂得經濟獨立的可貴。

1957 年,張愛玲母親黃逸梵病重,來信說唯一所願就是再見她一面。,但張愛玲想都沒想便拒絕了。她只寄過去了一張 100 美金的支票,便算了結了今生這段母女情緣。

有人說她狠心、冷酷無情,但張愛玲想得卻極其簡單:只是因為不願意,僅此而已。

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

張愛玲曾說過: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

幫別人是情分,不幫別人是本分;以德報怨是美德,以德報德,才是必備的品德。

所以對於一向於她有恩的姑姑,張愛玲從不吝嗇,多次匯款給她;對於數次相幫的好友宋淇夫婦,張愛玲甚至立下遺囑將自己高達 35 萬美元的財產,傾囊相送。

於是我們明白,她並非冷酷無情,只是順著內心去做最真實的自己。她若喜歡,不用你說,她自會去做;若不喜歡,旁人也是分毫逼不得。

少女時期的張愛玲和姑姑張茂淵

張愛玲曾說過一段話,她不是籠子里的鳥。籠子里的鳥,開了籠,還會飛出來。

她是綉在屏風上的鳥——悒鬱的紫色緞子屏風上,織金雲朵里的一隻白鳥。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給蟲蛀了,死也還死在屏風上。

這隻鳥便是張愛玲,縱使外界給她定下了諸多條條框框,她也毫不在意,堅持順遂己心、真實做自己。

不屈從於命運,不做籠子里的鳥

人們不明白,張愛玲明明有著高達 35 萬美元的遺產,為何還要將自己的晚年生活弄得一貧如洗、狼狽不堪。

因為對她來說,錢財乃身外之物,衣食乃身外之物,甚至曾經的知己好友也是身外之物。她卸下了肩上背負的眾多身外之物,才能在晚年生活得如此乾淨純粹、超凡脫俗。

因為純粹,她花費 10 年光陰寫就了著作《紅樓夢魘》;因為脫俗,她在死亡來臨之前,就已將自己收拾妥當,等待離開。

卸下了身外之物,活得更加洒脫

這一切,都在於她太懂得什麼時候該放手:少年時,她為求得自由,毅然放棄父親的財富;中年時,她為求得尊嚴,毅然放棄曾深愛的胡蘭成;老年時,她為求得簡單,毅然放棄塵世瑣碎的名利金錢。

一切的一切,只因她活得太過通透。她不介意吃得怎樣、穿得如何,而在意靈魂是不是掙脫了枷鎖,精神是不是豐滿富足。

她說:真正的世外桃源不在任何地理位置,它只在你心裡。

這裡是「文茜的愉悅學校」

我們並不提供科學原理

只有活生生的人生經歷,以及歲月過後的人生思考

希望他們的人生態度能給你一些啟示

關於逆境、選擇、和解、死亡……

更多選讀

- 商務聯繫 -

魏小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茜大姐大 的精彩文章:

專訪陳文茜:她在亂世中,也要做個佳人

TAG:文茜大姐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