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幼儀:壞的婚姻是所好學校

張幼儀:壞的婚姻是所好學校

圖丨張幼儀和大兒子

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

自己戰勝自己才是最可貴的勝利

01

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出生在一個封建家庭里,從小被灌輸的思想是女子要三從四德,在家要聽父親的話,出嫁從夫,即使這個丈夫再渣,也要無條件的服從。

女子無才便是德,家底殷實的父親,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他將兩個兒子送往國外深造,卻不給女兒張幼儀讀書的機會。

求知若渴的小幼儀,非常羨慕哥哥們能夠讀書,終於在12歲那年,在哥哥的幫助下,如願上學,儘管只有短短的幾年,卻為她以後的人生打下了基礎。

15歲那年,在父親的安排下,張幼儀嫁給了大才子徐志摩,並且深深的愛上了他。而向來追求自由和浪漫的徐志摩,面對這樣的包辦婚姻,他像刺蝟一樣豎起全身的刺。

徐志摩從不拿正眼瞧她,滿臉嫌棄的罵她土包子,即使兩人待在一起,也從不交流,視她為空氣。

婚後,自以為完成了父命的徐志摩,有了兒子之後,就外出求學去了,留下張幼儀在家伺奉公婆,照顧幼子。

張幼儀和徐志摩

公婆擔心兒子沒人照顧,就讓張幼儀去國外陪伴丈夫,卻不料在她懷孕2個月時,丈夫為了追求他的夢中女神,居然要她打掉腹中的嬰兒,馬上和她離婚。

她說:「有人因為打胎而死掉」。而徐志摩卻說:「還有人因為火車肇事死掉,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難以想像她當時受傷的心情,在陌生的國度里,她身懷六甲,在二哥的照顧下堅持把孩子生了下來。

張幼儀一邊照顧寶寶,一邊堅持求學,非常辛苦,但她卻不屈服環境的壓力,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完成學業的張幼儀,忍受著小兒因病夭折的悲痛心情,回到了國內。

在張幼儀與徐志摩不到7年的婚姻中,兩人相處的日子也不過只有四個月而已,一個洒脫詩人對待自己的結髮妻子的方式,可以說是殘酷至極。

02

人們常說:經歷了多大的磨難,如果不被打垮,就會擁有多大的能量。

張幼儀經歷了離婚喪子之痛,如果換作別的女人,也許只會自哀自憐,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

然而,異於常人的張幼儀,忍受著巨大的悲痛,把自己變得忙碌起來,不讓自己有悲傷的空間。

1927年張幼儀先在在東吳大學教授德文。1928年又擔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

張幼儀能被商業銀行邀請她出任副總裁,主要是看在她哥哥的面子上,殊料從來不懂銀行業務的她,禮賢下士,虛心求教,帶領一幫員工,硬是把一個瀕臨倒閉的銀行,起死回生。

這一年,她28歲。

接著,張幼儀又受邀成為雲裳服裝公司的總經理,原本是弟弟擔心姐姐太難過,讓姐姐有個事情做,掛個虛名而已。

誰知道張幼儀潛心研究,大膽改革,她採取私人訂製的模式,集思廣益,革新加工面料,把服裝設計中西結合起來,生產出不同的款式,讓「雲裳」服裝很快成為了引領上海服裝潮流的女性公司。

曾經被丈夫稱作土包子的她,不料如今卻成為時尚服裝的帶領人。

離婚三年之後,徐志摩在給陸小曼的信中再次提到這位前妻時,也不忍讚歎道,「一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這兩年來進步不少,獨立的步子站得穩,思想確有通道。」

事業上的成功,讓張幼儀成為一個自信的女人,也讓她收穫了愛情,不斷的學習和努力,讓她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成就了開掛的人生。

03

幸福的婚姻大體一樣,不幸的婚姻卻各有各的哀傷。??在任何時候,都請不要放棄自己,只有把自己變得強大,才能在磨難面前,不會被打倒。

但,並非所有的女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的,我們總是在自己畫的圓圈中徘徊,不能自拔。

老年時的張幼儀

有人擅長傷害別人,有人擅長用別人的錯誤傷害自己;有人在惡劣婚姻的深淵裡泥足深陷不得脫身,也有人拾掇出一顆堅強的心,歷經苦難頂風沐雨完成自身生命的蛻變和升華。

當我們改變不了生活中的磨難時,那麼我們就改變自己,努力生活,強大自己的內心,無論何時,都不要放棄自己。

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放棄你,但唯獨你自己不能放棄,就像張幼儀戰勝痛苦,不輕言放棄,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關注哦

感謝您的關注

亦步亦言

我們陪你邊走邊聊

圖片來源

http://www.sohu.com/a/119400854_488147

http://www.sohu.com/a/45346120_347770

http://www.sohu.com/a/119718530_3557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步亦言 的精彩文章:

TAG:亦步亦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