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晚清中興名臣之一,一字收費一千兩!

晚清中興名臣之一,一字收費一千兩!

他是張之洞,名列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和其他幾位並稱的人氏相比而言,張之洞有幾個特別之處。一來他是幾人中最年輕的一位,他比曾國藩小26歲,比左宗棠小25歲,比李鴻章年輕十多歲。他們四人,除了曾國藩僅活了61歲,其他人皆在70歲以上。也正因張之洞出生較晚,他辭世時,距離清朝覆亡僅有兩年了。

和其他三位相比,張之洞是根正苗紅的文官。

同治年間探花出身的他,毫無疑問,是四人中科舉成績最輝煌的,但在那戰事頻仍的年代,沒有治軍資本的他,地位和威望是比較低的。直到43歲,還只是一個五品小官,人微言輕。

但,張之洞畢竟很聰明,作為一名言官,文從沈夢曉得他文章寫得好,人際關係搞得很不錯。

在對待中俄關係上,能體察太后之意,以一篇奏摺,獲得眾多大臣的贊同,也獲得了慈禧太后深度認可。

此後,張之洞官途愈加順利,不久,他升為封疆大吏,為穩固清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尤為突出的事,是張之洞在義和團運動之時,抗拒朝廷之意,力求「東南互保」。他發現,即使慈禧和光緒已經逃避到西安,仍具有強大的控制能力,在一番權衡之後,他動手捕殺了唐才常等人,為穩定一方最後的安定,立下汗馬功勞。

這就是張之洞的眼光,他能明辨情勢,安身立命。

張之洞的聰明特點,在書法上,也有著相近的展示。

張之洞的書法,學的是蘇軾風格,筆力遒勁,瀟洒豪放,他也擅長「米體」。清朝晚期的大臣們,皆有出色的書法,但很少有人像張之洞這樣,文武皆通,且十分出眾。

張之洞字好,他有自己的訣竅。

有一次,興緻正濃,他將自己的書法秘訣告訴張佩綸「即於兩字求之:結體求豐,用筆求潤」。字如果自然豐潤,常常就顯得俊邁豪放……

不同於一些普通文人,張之洞在書法方面並不那麼矜持自重。書法,有時又成了他「外快」的來源。

據傳,在擔任湖廣總督時,張之洞為了近代化事業,還曾不止一次高價賣字。他定的潤筆費可真高,一字千金——一字1000兩。但就是有富商還接了這招,畢竟張之洞名氣大、地位高、字好,讓他為自己父親寫個墓志銘,不就能「漂白」了自己父親生前的差名聲嗎!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張之洞沒有將這錢放在自己的腰包里,卻罔顧事實、不問青紅皂白的賺外快,這點可真有點兒過了。

畢竟,張之洞不是純粹的文藝人士。作為一代名臣,他有著超人的洞察力和執行力,自然也不會拘泥於小節了。這些事兒,不過是白璧微瑕,不是更豐富了他的個人形象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孔見 的精彩文章:

王羲之寫《蘭亭序》出的錯,你看出來了嗎?
滄海一聲笑,墨雲可遮山——《草書觀察》李廣志書法藝術獨家品評

TAG:書法孔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