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無痛胃鏡有「盲區」!到底該如何選擇?

無痛胃鏡有「盲區」!到底該如何選擇?

浙江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內鏡中心主任潘文勝主持的一項研究發現,無痛胃鏡施行麻醉雖能夠給患者帶來舒適的診療體驗,但有盲區,尤其是對於賁門位置的病變易發生漏診,而解痙葯的應用可以顯著逆轉麻醉的副作用。相關論文近期發表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子刊《生物學》上。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胃鏡有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無痛胃鏡主要是通過給受檢者進行麻醉的方式,使其在意識模糊的情況下完成檢查,從而避免普通胃鏡檢查帶來的痛苦。

無痛胃鏡在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的使用率高達80%~90%。在我國,隨著人們對就醫體驗要求的提高,無痛胃鏡的總使用率也在逐年上升。

過去,偶爾論及無痛胃鏡檢查的缺陷也往往圍繞著麻醉意外,如缺氧、低血壓和心律失常等。但從醫30餘年的潘文勝在臨床工作中發現,無痛胃鏡患者食管胃交界部暴露程度較普通胃鏡檢查普遍下降,並使疾病檢出率降低。

研究源自三年前的一次檢查

胃鏡檢查是體檢、門診當中相當常見的一種檢查,有上消化道癥狀、胃癌腸癌家族史的人,都需要做這種檢查。

現在臨床上的胃鏡就分為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區別就在於無痛胃鏡是通過給受檢者進行麻醉,在意識模糊的情況下進行檢查。如果不考慮價格方面的問題,看上去無痛胃鏡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可在潘文勝看來,選擇無痛胃鏡還是有隱患的,問題就在於賁門位置的病變。

賁門是消化道的一部分,是食道和胃的介面部分,關於無痛胃鏡和賁門病變的研究,源於三年前的一次檢查。

「三年前,我接診了一位早期胃癌患者,他特別害怕普通胃鏡,所以我給他做了無痛胃鏡。」潘文勝說,檢查中發現這位患者的胃中下部有一個1.5厘米大小的病變,還好處於早期階段,可以通過內鏡下剝離術解決。

可就在手術前的又一次無痛胃鏡時,潘文勝無意間發現了在患者賁門也有一個1.5厘米大小的病變,做了檢查,發現是惡性的。

為什麼第一次檢查時沒有發現?

這次檢查和上一次有些不同,在胃鏡前端加了一個柔軟的管子,這相當於給胃鏡前端戴了頂「帽子」,作用是把賁門的「門框」撐起來,更便於觀察。換句話說,如果不是這次檢查方式的改變,患者的賁門惡性病變是不會被發現的。

明確診斷後,潘文勝在一次手術中就把胃部和賁門的腫塊都切除了,可這也讓潘文勝開始了無痛胃鏡和賁門病變的研究。

近一半無痛胃鏡看不清賁門

在潘文勝和他的團隊研究中,一共納入了390例次分別接受了普通胃鏡檢查、無痛胃鏡檢查、加用解痙葯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數據,採用大樣本數據科學統計。調查發現,44.8%的患者,其賁門結構在無痛胃鏡中看不清;普通胃鏡患者中,僅12.1%。這意味著,無痛胃鏡下賁門部位的病變易發生漏診。

為什麼無痛胃鏡下,賁門結構會看不清?

潘文勝主任解釋,這與麻醉藥的使用有關。在麻醉的作用下,胃部各處肌肉唯獨賁門肌肉的緊張度會增加,會收縮,就好比原本攤開的手掌,在麻醉的作用下合上了。賁門是人或動物消化道的一部分,是食道和胃的介面部分,可以防止進入胃的食物和胃酸等反流入食管,好比家門口的門。

麻醉後,門框會因「痙攣」塌下來,醫生也就看不到門的全貌,難免會漏診。

我們做胃鏡時該怎麼選擇?

「根據我們的臨床經驗,適合普通胃鏡、無痛胃鏡的人,其實是一半對一半的。」潘文勝說。

可說到胃鏡檢查,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會皺起眉頭:這麼粗的一根管子從喉嚨里伸進去,多難受啊!

在潘文勝看來,至少50%的人不需要有這樣的擔心,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就不會有太難受的感覺。在普通胃鏡之前,受檢者也會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對食管、咽喉部麻醉,接下來,再配合著醫生檢查動作的呼吸,用側身的方式,都是可以有效減小噁心感的方法。

如果實在受不了普通胃鏡,在選擇無痛胃鏡時怎麼提高賁門病變的檢出率?

潘文勝給出了團隊研究出的「秘籍」:可通過給患者注射小劑量的解痙葯,比如阿托品,能顯著改善無痛胃鏡下食管胃交界部位的暴露效果。

潘文勝說,數據證實,麻醉可使賁門肌肉的緊張度增加,因此得想方設法讓它「放鬆」。通過給患者注射小劑量的解痙葯,如阿托品,能顯著改善無痛胃鏡下食管胃交界部的暴露效果,其作用可能是通過阻斷膽鹼能通路,使得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降低,從而改善無痛胃鏡下食管胃結合部暴露程度。

因此,除非存在禁忌證,建議無痛胃鏡檢查前常規注射阿托品,不僅能夠減少胃腸蠕動以及腺體分泌,還有助於食管胃結合部的充分暴露,從而減少相關疾病的漏診和誤診率。

還有一種方法是給胃鏡前端戴個「帽子」,它們的作用就是把這個塌掉的門框再「撐」起來,可大幅降低賁門病變的漏診率,其檢出率和普通胃鏡相差不多。

來源丨消化內鏡指南

關注消化,攜手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許建明: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學科診治及其中國共識意見解讀
冉志華教授:抗抗體問題-IBD治療的「阿喀琉斯之踵」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