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排隊槍斃-看著好笑,實際恐怖

排隊槍斃-看著好笑,實際恐怖

排隊槍斃–看著好笑,實際恐怖

很多人傳統的認識中,好像西方近代線列步兵戰術看著很二,好像春秋戰國那會的古代戰爭放式,很不明白為啥西方憑藉這個打遍天下,我來說說。

近代歐洲軍隊,在17-18世紀,終於出現了最考驗軍隊士氣的「排隊槍斃戰術」。又稱「線列戰術」。

一般是將軍隊沿正面平均配置,展開成二至三線。各線相距50至200步,每線又分為3至6列,步兵居中,騎兵位於兩翼,火炮視情況配置在隊列的兩翼或各線之間。步兵在炮火支援下以緩慢的步伐(每分鐘75步)整齊前進。線式戰術提高了射擊武器的效果和步兵火力的作用。

實質上這是結合當時實際,針對武器精度不足的改進,主要形成於瑞典國王古斯塔夫的方陣。

古斯塔夫裝備了新的燧發槍,刺刀,提升射速,簡化軍陣,特別是刺刀使得火槍兵不再是炮兵一樣,可以白刃格鬥,執行近戰,對騎兵也有極強的對抗方式(如,空心方陣),並改革了長矛兵的布置方式。

隨著法國騎兵崛起,炮兵集中使用,長矛已經退出歷史舞台,19世紀,火槍兵的陣列越來越長,也更加嚴密。

隨著英軍征戰世界,細細的紅線成為英勇的代名詞,哥薩克騎兵,拿破崙軍隊,清軍,非洲部落,印度阿拉伯土兵,紛紛敗陣,成就了紅蝦兵的威名。

線列陣的士兵面對敵人槍口,不停前進,沒命令不得開火,承受巨大的心裡壓力,他們軍紀嚴苛,無所畏懼,用刺刀和射擊壓平環球強敵,建立西方對世界數百年的絕對優勢。

線列陣要求步調一致,官兵一體,令行禁止,隊列訓練由此推廣,在魁北克戰爭中,英軍從300米開始一直承受法軍打擊,直到30米才還擊,兩輪齊射就擊倒一半法軍,使之崩潰。

八里橋之戰中,儘管蒙古騎兵英勇衝鋒,但損失不足1/10就四散奔逃,遠不如法軍承受的50%傷亡。

之所以大家對排隊槍斃不熟,實際上是我國軍事從古代戰爭直接跳級進入現代戰爭,沒有廣泛參與近代戰爭,在遇見近代軍隊表現多有不佳,所以大家對排隊槍斃認識不足也不奇怪。

推薦電影:愛國者,巴里林登,四根羽毛,戰爭與和平戰血染征袍

作者

強悍的老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向上好不 的精彩文章:

TAG:天天向上好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