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俄羅斯禁止轉基因?

為什麼俄羅斯禁止轉基因?

此為草稿,試發。

一、俄羅斯禁止轉基因了嗎?

2016年,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禁止在俄羅斯培育除科研用途以外的轉基因動植物,俄羅斯禁止生產或進口轉基因食品,違者將被處以罰款。

二、俄羅斯為什麼要禁止轉基因?

有一部分不會思考的中國網民認為,「轉基因食品,吃了對人體不好,俄羅斯注重全國人民的身體健康,所以、禁止轉基因技術。」

這是謠言!!

這是謠言!!

這是謠言!!

老掉牙的理由是:俄羅斯禁止轉基因,證明轉基因有問題。那麼,俄羅斯禁止轉基因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禁止轉基因,就一定證明轉基因出問題了嗎?

之所以禁止轉基因,有以下原因:

第一,蘇聯時代遺留的「政治遺毒」作祟

當年,掌控蘇聯農業科學院的李森科批判孟德爾遺傳學是「資產階級唯心主義遺傳學」,把遺傳學這種學術鬥爭上升到政治鬥爭,並得到斯大林、赫魯曉夫的支持。政治往往可以干涉科學研究,在科學之上肆意的指手畫腳,而不必顧忌科學界的感受。(蘇聯的遺傳學政治鬥爭也波及到了中國,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的孟德爾遺傳學學派也受到批判。)如今的俄羅斯,同樣是政治強權在壓迫科學的聲音,政客有絕對的決策權和話語權,而不是科學家。

30年的科學大浩劫,給俄羅斯留下了反對轉基因的土壤,所以俄羅斯科學界反對轉基因的聲音十分強大,以致俄羅斯國家基因安全研究會副主席也反對轉基因。

第二、轉基因科研人才、學術基礎薄弱且存在斷層,沒能力搞轉基因

1965年李森科被罷免,至此,孟德爾遺傳學在蘇聯停滯了30年,人才斷代斷層嚴重。直至現在,俄羅斯遺傳學研究仍然遠遠落後於歐美,連一個最簡單的轉基因品種也培育不出來。要說大國里轉基因技術水平比中國還落後的,那俄羅斯就是最差的那個。

第三、在國際市場上打造「綠色食品」生產大國形象,欲奠定世界生態農業領袖地位

俄農業部部長特卡喬夫就轉基因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俄羅斯幅員遼闊,擁有足夠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生產非轉基因作物。禁用轉基因技術將幫助俄羅斯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最生態的食品」稱號。

特卡喬夫在多個場合表示,相比於美國的轉基因食品,如果俄羅斯糧食完全不含轉基因技術,世界對俄農產品需求將大幅上升。俄聯邦委員會分管農業和糧食的高官別洛烏索夫稱,轉基因禁令或許將為俄羅斯奠定世界生態農業領袖的地位,爭取到2020年俄非轉基因農產品將在國際市場中佔據15%的份額。

第四、保護本國農業,對沖加入世貿組織的衝擊

隨著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大量轉基因產品將會湧入俄羅斯,對俄羅斯農業衝擊很大,而轉基因禁令可以限制農產品進口,保護本國農業行業的既得利益。

另外,出於保護專利的需要,一部分轉基因種子採用了雜交技術(按:絕大多數轉基因種子都是可以留種的,不能留種是採用了雜交技術。比如,袁隆平的雜交水稻100%都是不能留種的。)是不留種的,而俄羅斯沒有能力研發轉基因產品,每年都必須從跨國公司購買。作為農業大國,土地廣袤的俄羅斯完全必須擺脫這些依賴。

第五、為了在國際貿易競爭中反敗為勝

俄羅斯擁有廣闊的耕地,是非轉基因糧食出口大國,而美國是轉基因糧食出口大國,兩國之間自然存在激烈的競爭。美國也有轉基因小麥,但是不敢種植,怕的就是俄羅斯等小麥生產大國和它競爭。其實,俄羅斯2013年就批准了《轉基因作物註冊和登記法》,也進口轉基因食品,如今卻全面禁止,就是為了在國際貿易競爭之中獲得主動權。

第六、禁止進口美國玉米和大豆的政策工具

美國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已經佔了國際市場的90%,作為美國的一個競爭對手,禁令是對抗美國的有效政策工具。這裡,有一個俄羅斯利用轉基因禁令打壓美國食品進口的案例:俄羅斯在美國生產的速食麵中,查出微量轉基因大豆成份,於是據此禁令查沒了上述產品,籍此打擊了美國一方。

三、俄羅斯為什麼能禁止轉基因?

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面積1709.82萬平方公里!俄羅斯真正有農業價值的土地佔全國面積的1/4,而且目前實際使用量僅有一半。俄羅斯地廣人稀,人口僅有區區1.2億,而耕地面積約為1.2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9公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所以,即使禁止轉基因,也不會影響其吃不飽飯。

特卡喬夫在向俄總統普京彙報工作時說:俄羅斯土地遼闊,有條件種植純綠色糧食,因此將不生產與轉基因技術有關的糧食。通過開發未種植的新土地,俄羅斯未來10至15年的糧食產量將再增加1500萬到2000萬噸。

特卡喬夫就轉基因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俄羅斯幅員遼闊,擁有足夠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生產非轉基因作物。禁用轉基因技術將幫助俄羅斯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最生態的食品」稱號。

所以,俄羅斯有任性的資本。俄羅斯有抵制轉基因的底氣,而中國人口是俄羅斯的10幾倍,人均耕地面積僅約 0.10公頃,排名在全世界第130名以後,如果不進口食品,立即就有超過6億人口吃不飽飯,根本無法與俄羅斯學樣。按照中國的消費需求,如果想要吃飽,至少需要每年增產2%,而即使採用雜交技術,也最多可以增產1%。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國內一直打壓轉基因技術商業化,生產力上不去,所以中國才被迫向外國進口食品。我們大量的進口食品,恰恰是由於我國決策部門對轉基因過於嚴厲的遏制。

四、俄羅斯能徹底、全面禁止轉基因嗎?會有什麼弊端?

俄羅斯的轉基因禁令,不可能是全面、徹底的禁止。普京不傻,轉基因禁令帶來了很多弊端,這是俄羅斯必須要面對的。

1.現在全世界所有國家的胰島素都是轉基因產品,沒有轉基因,一支胰島素的價格將高達接近3萬美金。乙肝疫苗等大部分疫苗,也都是轉基因產品,難不成俄羅斯不打疫苗?如果全面禁止轉基因的話,俄羅斯的孩童五歲內的死亡率,將至少上漲10倍。

2.禁令將抬高俄羅斯食品成本,導致俄轉基因產品生產商舉步維艱,造成農產品物價上漲,不利於生產和消費。

3.在其他領域削弱俄羅斯競爭力。俄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專家加波年科認為,俄為發展豬牛養殖需大量進口大豆,如果只購買非轉基因大豆,每噸飼料需再額外支出80美元,俄本土肉類會完全失去競爭力。

4.俄羅斯找不到美國轉基因大豆的替代品。雖然全球大豆庫存充足,但是非轉基因大豆供應很少,巴西/阿根廷/智利的大豆也是轉基因大豆。

5.導致俄轉基因領域研究同世界水平越拉越遠。尤其是俄羅斯民眾對轉基因食品危害健康的錯誤認識會持續下去,即使將來俄羅斯科研水平上來了,到時候再想推廣轉基因食品就難了。不得不說,不僅僅是生物學領域,現在整個俄羅斯科學界的水準都在與國際拉開距離,這個距離今後會越來越大,俄羅斯已經在為愚昧付出慘重的代價。

6.禁令加劇世界糧食緊缺的情況——本來俄羅斯是有能力出口更多農產品的。目前全球共有約70億人口,到2050年將上升至93億。這意味著需要提高70%的糧食產量才能滿足消費所需。大豆、小麥、水稻等都因此經過基因改良,然而俄羅斯對轉基因技術持抗拒態度,這無疑將加劇世界糧食緊缺的情況。

五、俄羅斯禁令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1.加深了中國反對轉基因的群體錯覺,鞏固了抹黑轉基因當然相關謠言。

2.中國的農產品和加工食品出口俄羅斯將受限。俄羅斯聯邦動植物衛生監督局通知,對中國中糧生化能源(龍江)有限公司飼料和飼料添加物產品發現存在轉基因成分,予以禁止。

六、其他國家對轉基因的態度

和俄羅斯對轉基因發布禁令形成反差的是,其他農業大國幾乎全部支持和積極推廣轉基因科研及商業化種植。

自1994年第一種轉基因作物商業化以來,轉基因作物在全球的種植面積從170萬公頃增長到1.8億公頃,20年的時間增長了近100倍。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在世界前五的國家是:美國、巴西、阿根廷、印度、加拿大。其他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還包括:中國、巴拉圭、烏拉圭、玻利維亞、墨西哥、哥倫比亞、宏都拉斯、智力、哥斯大黎加、巴基斯坦、澳大利亞、菲律賓、緬甸、越南、孟加拉國、西班牙、葡萄牙、斯洛伐克、捷克共和國、南非、蘇丹,名單還在延長。

中國:已經批准進行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中國批准進口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人民網、新華網、工人日報、光明網、央視新聞多次報道: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大運會、人民大會堂、中央軍委機關,都有轉基因食品供應。早在2002年,我國農業部就已經明文規定,對含有轉基因成分的產品必須標註,充分給予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據《中國日報》2018年6月19日消息,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轉基因技術將來自微生物的酶類基因轉入豬基因組中,成功培育出污染顯著減少、節約糧食且生長快速的轉基因豬。該研究成果近期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eLife》上。

美國:作為轉基因領域的領頭國家,美國是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美國農業部已經批准了上萬個轉基因農產品,轉基因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甜菜、苜蓿等佔了種植面積和產量的大多數,進而形成大公司主導轉基因農作物品種和間接主導種子市場和農產品市場的局面。

美國農民普遍接受轉基因技術,90%以上的玉米和大豆為轉基因作物。2013年的數據顯示,這些玉米20%用於出口,80%用於國內消費;大豆則有40%用於出口,60%用於國內消費。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國內生產和銷售的轉基因食品超過3000個種類和品牌,加上凝乳酶等轉基因微生物來源的食品,含轉基因成分的食品超過5000種,在市面上幾乎買不到不含轉基因的食品。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在2018年5月24日宣布,經過基因改造的、富含β-胡蘿蔔素的黃金大米可以安全食用。至此,世界上已經有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和美國四個國家批准了轉基因黃金大米食用許可,為轉基因黃金大米的大規模商業化種植鋪平了道路。

儘管來自民間的宗教團體、極端環保界多有反對意見,但美國政府和主流科學界始終支持轉基因,認為轉基因作物和其他作物沒有安全性方面的區別。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表示,他不僅認為轉基因食品「完全健康」「我不會遠離非轉基因食品」,而且認為它們在減少全球飢餓的鬥爭中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工具。

他的觀點與研究這一課題的科學家完全一致,「轉基因無害」的結論,在世界科學界是共同常識,早就沒有任何爭議。全球有超過數十家信譽良好的權威機構,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歐盟委員會、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毒理學會等等,已公開宣稱轉基因食品可以安全食用且對生態自然環境有積極的環保作用。超過20年的追蹤調查,沒有發現任何與使用轉基因作物關聯的危害。《自然》《科學》《細胞》有超過1000篇,SCI有超過10萬篇論文支持轉基因無害。而質疑轉基因的論文或者說法,無一通過同行的實驗驗證。

科學界指出重要事實:人們今天吃的幾乎所有食品都在某種程度上經過了基因改造。數十種農作物,從玉米到西瓜,已經有選擇地培育了幾千年,才有了我們所需要的性狀,比如大量的糖分,以及可食用的果肉或小種子。所有的胰島素,都是用轉基因成分製成的。用來做T恤的棉花也是轉基因的。基因改造過程只是一種育種方法,和有機農業並沒有本質區別——就像最近在農業領域取得的其他進展一樣。

歐盟:儘管歐盟在農業技術方面非常保守(受瘋牛病、二噁英影響),仍然種植轉基因作物。歐盟1998年,批准了轉基因玉米在歐洲種植和上市,獲得授權的轉基因玉米就有23種、油菜3種、土豆1種、大豆3種、甜菜1種。除了極少數是作飼料或工業用途,絕大部分都是用於食品。2010年共有10種轉基因作物拿到了許可(歐盟網站);2012年,西班牙、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5個國家批准種植轉基因作物(ISAAA)。德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市值最高的轉基因企業,甚至已經不需要對轉基因標註(見德國政府官方網站)。

日本:大力研發轉基因技術,也是較早引進和發展轉基因的國家。日本60%的農產品來自進口,且大多來自無須標註轉基因的美國。日本連續多年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進口國、第三大大豆進口國,2010年日本進口了1434.3萬噸美國玉米、234.7萬噸美國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轉基因品種。

七、如何正確的看待轉基因

轉基因本質是科學話題,轉基因是否有害,只有科研機構具有唯一判斷資格,而不是某一國的政府。政府有時並不是基於科學事實而施行政策,而是為了維護既得利益集團。在轉基因問題上,我們更應該聽從國際權威科學機構的報告,而不是迷信自媒體的謠言。

對於轉基因這樣的技術,沒有必要恐懼。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正規科學媒體報道證實轉基因有害,傳播謠言的絕大多數是自媒體、既得利益團體和宗教網站。我們應該相信我們的科學家和科研機構。在轉基因問題上的發言權,應該留給科學界。請多聽聽科學家的聲音,多聽聽真正懂得轉基因的科學家做出的權威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懷疑探索者 的精彩文章:

TAG:懷疑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