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亞洲上半年併購交易規模創紀錄,投行對日本市場寄予厚望

亞洲上半年併購交易規模創紀錄,投行對日本市場寄予厚望

路透中文國際新聞組編譯

撮合亞洲併購交易的投資銀行寄希望於日本大型交易持續激增,以幫助緩衝中國併購交易可能放緩的影響,延續該地區2018年上半年交易規模創紀錄的勢頭。

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受大型交易提振,上半年日本企業併購交易金額增長近三倍至創紀錄的2,324億美元。日本武田藥品工業以620億美元收購英國葯企夏爾,創日本有史以來的最大海外收購案。軟銀牽頭的一個財團以77億美元收購優步的部分股權。

大量的併購交易促使瑞士信貸和摩根大通等西方銀行擴大在日本的業務。通常日本的併購交易由本地銀行和幾家老牌外資銀行主導。

「我們看到大家將焦點轉向海外,金融服務、食品飲料、消費等行業的領袖正尋求在全球擴張,將他們的產品、品牌和專門技術輸出到其他市場,」瑞士信貸的亞太併購負責人Joseph Gallagher這樣談論日本企業。

「國內方面,我們看到大型綜合企業變得理性,更加專註於股東價值和出售(非核心資產)。」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涉及亞太企業的併購交易案總額達到創紀錄的8,012億美元。除去日本,今年上半年交易案總額增長了20%至5,633億美元。

亞洲併購活動回溫與全球同步上行,全球交易總金額達到2.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59%,是紀錄上歷年同期最高水準。

**中國**

今年上半年,雖然日本有許多吸睛的大案子,但中國併購活動也不遑多讓,國企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在5月向葡萄牙最大公司EDP提出108億美元收購剩餘股份,擬完全持有後者股權。

中國也再度成為國內外收購方在亞洲最青睞的目標,在所有以亞洲企業為收購對象的交易中有46%是中國公司。而收購目標或收購方涉及中國的交易案金額共計為3,33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

不過美中貿易關係緊張,為整個併購交易大環境蒙上陰影。

摩根大通亞太投資銀行業務聯席主管John Hall說,中國對外併購放緩並非單單受西方政治因素的影響,中國本身政策調整也是原因之一,不過他說國內政策的影響已是常態。

「中資企業又在收購可以創造價值的海外企業,」他說。

一些銀行業者表示,併購焦點轉向政治和監管壓力比較明確的其他市場。

「今年的情況是中國的海外併購交易吸引的關注度下降,而該地區其他國家的併購活動比較突出,涉及東南亞、韓國和澳洲,」摩根士丹利亞太併購業務主管James Tam表示。

其他亞洲大型交易包括沃爾瑪以160億美元取得印度電子商務公司Flipkart的控制權,以及中國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以90億美元買入戴姆勒股權。

馬雲的螞蟻金服本月完成了140億美元的融資,創下私企單筆最大融資規模紀錄。

「客戶仍比較活躍,他們愈發希望進行跨境交易,」野村亞洲除日本外地區併購業務聯席主管Apoorva Shah表示,並強調企業和收購集團手中握有更多現金,推動了收購交易。

數據顯示,摩根士丹利與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的日本合資公司在上半年日本併購市場獨佔鰲頭。摩根士丹利在除日本外的亞洲併購市場也是一馬當先,瑞銀和美銀美林緊隨其後。(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透晚報 的精彩文章:

小米將以上證所為主上市地,今年預計仍大額虧損-預披露

TAG:路透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