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對孩子傷害最深的十句話

父母對孩子傷害最深的十句話

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

有多少父母平時有意無意說出的一些話語,會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以下這十句話,父母一定要盡量避免使用。

1. 聽我的話,不可以這樣!

「地上太髒了,趕緊起來!」

「你選的衣服太難看了,不能要。」

「你那個同學學習不好,會帶壞你的,不能跟他玩。」

從小到大,我們聽過很多類似的「不可以做的事」,不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不可以和「壞孩子」交朋友,不可以玩,不可以哭,不可以鬧……太多的不可以像一道道繩索束縛住孩子的手腳,讓孩子不得自由。孩子的成長就像給套上了一個模具,限制了孩子的天性,只能按照模具的樣子長大,失了自我。

2.給你說過多少次了,你怎麼又錯!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這點是不可否認的。一道題目教了幾遍孩子還是不會做,一個舞蹈動作練了很久還是動作不到位……但你只看到孩子孩子一遍遍的犯錯,沒看到孩子一點點的進步,相反你這樣的話反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他以為自己真的很笨,不再自信。

愛迪生試驗了千萬次才找到合適的燈絲,孩子也一樣,也請你多給孩子幾次嘗試的機會。

3. 我還不是為了你好

「我們還不是為了你好」、「我們會害你嗎」「我這都是為了你」,這類話我們也沒少聽,這類話的潛台詞就是:你應該理解我們,不管你情不情願,你就要按我們的說法做。從學習、交友、升學甚至婚姻生子,多少父母用這種話逼迫孩子的服從自己的安排。

孩子是單獨的個體,不是父母的寵物,你眼中的好並不一定是孩子眼中好,真的為了他好那就讓他自己選擇人生。

4.你怎麼這麼笨

孩子在老是犯錯的情況下,本身心情就很自責沮喪,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孩子這時候需要的是父母及時的安慰和鼓勵,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問題在哪裡,知道該怎麼進步。若果父母這時候再補上這麼一刀的話,就相當於坐實了孩子很笨的想法,孩子很可能就這樣一蹶不振,做什麼都不再積極,產生逃避心理,反正我不聰明,因為我的能力也就這樣了。

5.你看看人家的孩子

父母似乎總善於抓住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自己家孩子哪哪都是缺點,更可怕的是父母經常拿自己的孩子和一群別人家的孩子PK。你只看到別人家孩子考了滿分,卻看不到自己家孩子成績也不差;你只看到別人家孩子得了一等獎,卻看不到自己孩子為此付出過的努力;你只知道用別人家孩子刺激自己的孩子,你卻看不到自己孩子眼中的淚花。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你眼中優秀的別人家的孩子也有短板,你看不順眼的自己的孩子也有過人之處。不要再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打擊孩子,除非你也能忍受孩子總念叨「別人家的父母」。

6.你怎麼就知道玩

愛玩是人的天性,一父母不能讓孩子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學習上,讓孩子學會勞逸結合,給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寬鬆的學習環境。父母千萬不要剝奪孩子玩的權利,玩跟學相結合,孩子才會對學習會更感興趣。

7.嗯、知道了

在智能手機普及的今天,很多父母一天到晚離不開手機。父母經常一邊使用手機一邊陪孩子玩,但一心無法二用,故此顧不了彼,經常是應付孩子的話,「嗯」、「是」、「知道了」,雖然孩子說的不是什麼要緊事,但孩子需要的是你全心的陪伴,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孩子很可能會和父母越來越疏遠,當然也更容易沉迷於手機。

8.給我閉嘴,不許犟!

很多父母不允許孩子為自己辯解,孩子受了委屈跟自己哭訴,卻說:為什麼別人不這樣就你這樣?認為孩子做錯了事,孩子要爭辯也是一句「住嘴!說你你還犟!」懟的孩子說不出話。

不管是孩子犯錯還是受委屈,如果一味讓孩子住嘴,那麼很可能以後,不論是不是自己的錯,孩子都不會主動為自己的行為辯解,因為他們早早地就被下達了「閉嘴」的命令。所以請父母們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吧。

9.再不……,我就……

當孩子不聽從自己的管教和安排時,很多父母會生氣的說「再不聽話,我就不管你了!」或「再這樣我就自己走不要你了」這類話。這類話容易引起小孩子心中的不安全感,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輕則孩子大哭大鬧,重了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大一些的孩子有可能會產生叛逆心理。

父母這時候應該弄清楚孩子到底在想什麼,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10. 你真的完成了嗎?

孩子做完作業後到了玩的時間了,父母總要補上一句:「你真的做完了嗎?」或者是孩子突然考了非常好的成績,就問:「是你自己完成的嗎?」這類的話對孩子無疑像兜頭一盆冷水澆下來。自己有進步了滿心歡喜的分享給父母,得到的卻是這樣的質疑,不僅是對孩子自信心的一次巨大打擊,很可能孩子以後會表現的越來越差。因為孩子即便當場反駁了父母,但內心已經開始認為自己的能力真的不行,所以父母才會質疑,對自己喪失自信心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負面的種子,它結出的果實有自卑,仇恨和消極等等,要知道你口中每一次的不經意的惡語,都是在給這顆種子澆水。所以,在跟孩子的對話時一定要謹慎用語,多傾聽孩子的心聲,站在孩子的立場,給孩子和自己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

GIF

歡迎您在文章底部留言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修遠世紀教育機構 的精彩文章:

TAG:修遠世紀教育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