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雲又做了件大事,把6名諾貝爾獎得主請進了「羅漢堂」

馬雲又做了件大事,把6名諾貝爾獎得主請進了「羅漢堂」

馬雲又做了件大事,把6名諾貝爾獎得主請進了「羅漢堂」

關注馬雲的都知道,馬雲喜歡中國武術,太極更是練得出神入化,去年親自主演的《功守道》更是把武術精神表演得淋漓盡致。馬雲從小就是一個武俠迷,成立阿里巴巴後同時也把對武術的情懷帶進了企業

比如,馬雲把他的會議室叫做「光明頂」,辦公司叫做「桃花島」,阿里巴巴有著獨特的「花名」制度。大部分員工會從武俠小說中找一個名字,作為自己在公司的代稱,比如馬雲給自己取名「風清揚」,阿里巴巴CTO(首席技術官)張建峰給自己取名「行癲」等等。每年由阿里巴巴舉辦的的IT屆互聯網技術大會命名「西湖論劍」。

除此之外,在去年馬玉狂砸1000億,彙集了100 名全球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成立了一個科技研究機構,並取名「達摩院」

繼達摩院之後,6月26日,馬雲又做了件大事,把15位學術委員會成員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請進了阿里巴巴剛成立的「羅漢堂」,馬雲的武俠夢又要「發作了」

「羅漢堂」是用來做什麼的呢,簡單一句話就是研究社會問題的,馬雲表示如果我們不關注科技革新,科技革新也許就會引發社會問題,尤其是科技革新發展非常快,幾乎在改變人們生活得方方面面,整個社會非常擔憂,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樣,因為沒有人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所以我們有責任區用我們的資源,我們的技術,我們的人員,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去幫助社會更好的迎接改變,去擁抱(改變帶來的)的挑戰,去解決挑戰帶來的問題,這就是阿里巴巴要成立羅漢堂的原因

達摩院,羅漢堂,一個關注科技領域,一個關注社會領域,在科技快速發展、不斷更新的同時也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羅漢堂希望凝聚全球頂尖的社會經濟學者,人類學家確保新技術能被正確使用,幫助人們理解科技,理解改變,並且從中受益

馬雲在成立阿里巴巴的時候曾希望企業能存活102年,而現在的羅漢堂,馬雲表示希望能存活300年,由羅漢堂產出的理論、理念,研究成果,和思想,將至少存在600年時間

企業越大,社會責任也就越大,不管是社會責任、公益、教育事業上,阿里巴巴都從未掉隊,這也和馬雲的武俠情結有著一定的關聯,

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原創,歡迎關注,一起來閑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李來閑聊 的精彩文章:

TAG:小李來閑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