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油鹽醬醋到底該不該吃?怎麼吃才健康?

油鹽醬醋到底該不該吃?怎麼吃才健康?

調味品是每個家庭必備的食材之一,對於許多媽媽而言,調味品是讓孩子更愛吃飯的秘訣之一,但是你知道同品類下不同調味品的差別在哪嗎?又該如何食用才最健康呢?

味精

雞精、蘑菇精是不是一定比味精健康?

眾所周知,味精是一種增鮮味的調料,炒菜、做餡、拌冷盤、做湯等都可用。那麼雞精呢?雞精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多種添加物,谷氨酸鈉、食鹽、食糖、澱粉、植物油、水解植物蛋白、呈味核苷酸鈉……等等,那麼這些看起來很健康的味精衍生品和味精有什麼差別呢?食用時又該注意些什麼?

■大廚揭秘

用味精絕不要高溫和長時間煮。五星級酒店對於味精的用量是嚴格控制的,使用量很少,家庭燒菜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放一點,但一定要注意兩點。

不要高溫烹飪和長時間的煮,這樣容易產生有害物質。有的地方炸雞翅,在腌制的過程中放了味精,然後再高溫炸,這樣做出來的雞翅吃起來不至於立即出問題,但長期食用,一定是對身體不好的。還有人燉湯,一開始就放味精,也是很不健康的,正確的做法是,起鍋的時候稍微點一點點味精,千萬不能長時間煮。

醬油

醬油、生抽、老抽,有啥不同?

無論是涼拌菜還是紅燒菜,醬油都是必不可少的食材。記者在超市裡看到,如今醬油類的產品種類多達幾十種,光是名字就讓人目不暇接。除了常見的老抽、生抽、醬油外,還有各種蒸魚豉油、紅燒專用等等,價格從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那麼這些在用法上有什麼不同呢?

■大廚揭秘

太便宜的醬油很可能是化學品勾兌的,「醬油」是大陸稱法,「抽」是香港叫法。以前內地尤其是北方沒有這麼多的講究,只生產一種叫「醬油」的液體調味品,主要是增加鹹味的,現在可以把「醬油」理解為是各種「抽」的統稱。

醬油在江蘇山東等地用的比較多,是淮揚菜的重要調料,生抽和老抽都是粵菜里用的,生抽是用來調味道的,老抽是用來調顏色的。一般燒菜老抽用得多一些,顏色比較紅潤,而生抽多是在炒菜做好起鍋的時候噴一些,調味提鮮。

碘鹽、井鹽、海鹽怎麼分?

鹽作為最基本的調味品是家家戶戶的廚房裡不可或缺的,但是這兩年,鹽的種類卻越來越多,記者在超市裡看到,除了常見的碘鹽,還有諸如加鈣鹽、加鉀鹽,以及一些黑色的海鹽、玫瑰色的鹽、黃色的檸檬鹽等等,售價也是參差不齊。最便宜的雪花鹽只要1塊錢一袋,但是貴的玫瑰鹽則要賣到幾十塊一小瓶,那麼這些鹽怎麼區別呢?

■大廚揭秘

中餐用鹽不講究 西餐烤肉多用海鹽。一般海藻鹽加入了海帶提取液、海藻加碘鹽還加入了碘化鉀等,一般家庭可以用。碘鹽是市場上最普通也是最暢銷的品種,無碘鹽適宜不需要加碘的群體,洗滌鹽是用來腌制食品使用的。營養鹽則包括鈣、鋅、鐵、硒等,適合這些元素缺乏的人群。

生粉

小麥生粉、馬鈴薯澱粉、紅薯澱粉怎麼用?

生粉是中式菜肴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揚子晚報記者在超市裡看到,可以買到的生粉種類還不少,有小麥澱粉、馬鈴薯澱粉、豌豆澱粉、水磨澱粉等等,價格多在幾塊錢一袋,那麼這些生粉在製作菜肴的時候有什麼不同呢?

大廚揭秘

玉米澱粉,粘稠度比較穩定,從玉米粒中提煉出的澱粉,也是目前供應量最多的澱粉,粵菜中看用來包蝦餃的就是玉米澱粉。山芋粉還有藕粉等,則適合做一些有韌性的東西,比如錘雞肉、汆丸子等等,這樣做出來的食物口感更有勁道,在日本料理中的天婦羅也適合用山芋粉製作。

最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葛粉可以將湯汁變得濃稠,和玉米澱粉及馬鈴薯澱粉作用類似,葛粉則在較低的溫度作用,但是這種澱粉比較貴。綠豆澱粉是最佳的勾芡澱粉,但產量比較少。水磨澱粉就是糯米粉,一般做藕粉圓、湯圓比較多用,特點是比較透明。

溫馨

提示

各位媽媽都看明白了嗎?調味品雖然能讓食物更加有味道,但卻不能盲目食用哦!

文字來源:片段文位元組選自揚子晚報等片段

??您的點贊,是小編運營最大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建省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孩子燒燙傷?被寵物咬傷?如何防護解決!

TAG:福建省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