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要種世界上最美的花——卡疤

我要種世界上最美的花——卡疤

家住偏遠工礦區的劉玉簪做結核科護士已經27年了。

樸實忠厚的父母當年是因為喜愛礦門前一大片碧葉瑩潤、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又香氣微溢的白玉簪而給女兒取的這個名字。

結核科護士工作是艱苦的。60張床位的大病房經常住得滿滿的,工作時間一刻不停的在處置、忙碌。結核病程長,因病治貧、返貧的患者在病房比比皆是。病室都很髒亂。

開放性肺結核傳染性很強,病室里總瀰漫著一股子腥味,撒多少來蘇水都去不掉。

倒夜班,尤其是有重患的時候,更是一宿不能合眼。

但是劉玉簪還挺願意上夜班。上24小時,休48小時,有空閑時間。

父母公婆常年多病,包括親屬鄰里,都指望她這個「家庭醫生」。有時下了夜班,一天能給三、四個人扎滴流。

生活中另一個重要任務是輔導兒子學習,英語是她的強項。

兒子真爭氣,以中考全市第三,高考本碩連讀上的一本大學。

年近五旬的劉玉簪雖然皺紋初起,白髮乍生,但一番焗染,化妝打扮照樣楚楚動人,嬌瑩如玉,陽光滿面。

這些年,學歷從中專,到專科、本科,職稱從護士、護師、主管護師晉陞到副主任護師,院、局、市裡的先進也沒少得,可是她還是樂得在臨床一線工作。

年齡大了,眼睛花了,手頭也不麻利了。

護理部和主任已經是第三次找她了。

「玉簪,你都五十了,怎麼也不見老?怎麼捯飭的?」和主任微笑著問她。

「心態好唄!」

的確,劉玉簪陽光心態,心地透明,積極向上。

「我不是傻嗎!」劉玉簪笑著揶揄到。

同期的衛校同學早就只剩她一個人還在病房幹了,而且50歲了還倒夜班。在科里沒人乾的活她干,沒人愛管的事她管。

安排年齡大的老護士離開臨床干別的工作,在醫院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對此,和主任特別頭疼。但卻鄭重其事的對劉玉簪說:「全院護理二、三線崗位任你選!」

這天晚上,劉玉簪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了。要強了一輩子,再不幹點啥,干出點名堂,就退休了。可一個護士,能幹點什麼呢?她翻出最近常看的一本勵志書,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說:「如何能出成績,一是要做的比別人好,二是要做別人不願做的事。」

馬雲還說:「在當今世界上,要做得比別人好太難了。因為技術已經很透明了,你做得到的,別人也不難做到。但是現在選擇別人不願意做,別人看不起的事,我覺得還是有戲的。」

她推醒身邊早已呼嚕震天響的丈夫,把這段話讀給他。並說:「馬雲說得太好了!不要以為一些小事不值得去做。其實從小事做起,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日積月累,同樣可以挖出金字!」

劉玉簪盤算,導診、窺鏡室、病案室、洗衣房、輸液中心……都有二、三線護理崗位。窺鏡室又乾淨又清閑,輸液中心是半天的工作,但她覺得這些地方都沒有她的用武之地,干不出名堂來。當了一輩子結核科護士,長項當然還是對結核病的處置、護理。幾天來,她把全院這些護理崗位都捋了一遍,目光最後落在了院也是市的卡介苗接種中心。既然和主任說了可以隨意選,她索性也任性一把。

在新生兒上臂外側三角肌中部附著處皮內注射0.1毫升卡介苗活性製劑具有產生抗體、增強免疫力、誘導γ干擾素產生的作用,是我國已開展幾十年的免費預防結核病的計劃免疫項目,十分普及。過去大小醫院、甚至街道、地段衛生所都能進行。

正常情況是嬰兒接種3~4周後,接種處會出現紅腫,而後逐漸形成一個小膿包,並自行潰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後潰破出結痂,留下一個小疤痕——卡疤。

接種工作瑣細、平凡,對於單獨某個接種醫院來說成功率很高,但彙集到一個城市的卡介苗接種中心,接待的都是因各種問題前來就診的。

當然最多的是新生兒因為各種原因未種上卡介苗前來補種的,還有就是處理卡介苗接種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

患兒來診先由卡介苗中心醫生診查,明確治療意見後由護士進行處置。有接種過深的、劑量過大的;有嚴重炎症、化膿壞死的;有出現硬結的;有接種後家長護理不當而感染的……還有沒有任何反應的。

重症、需要收治入院的很少,絕大部分都由護士直接處置。

劉玉簪認定:「這個崗位知識、技術含量高!」「該工作意義更大!」

小小的卡疤,成了她的人生目標。

「我要種出世界上最美的卡疤花!」劉玉簪在心裡說。

每一個卡疤都從孩子呱呱墜地起即伴隨一生。不管將來出息成靚男美女還是學者高官,都會終生銘刻在臂上,且時時顯露。

每個卡疤都像一朵花,花瓣外形、大小、深淺、顏色都不相同。而劉玉簪就是這生命之花的創造者。操作每一瞬間的執念都會改變卡疤花開放的氛圍和方向。心情沉重或者輕盈,卡疤花就會開放得黯淡或者嬌艷。

劉玉簪保持著自己每一天心情都美美的,充滿了喜悅、欣慰和感恩。

她要讓自己在最美的心情里種出優雅、華麗、高貴的卡疤花,伴隨孩子一生,搖曳芬芳。把自己對新生命的祝福、期望全都寄托在卡疤花里,傾注進向上、向善的滿滿正能量。

雖不能名留青史,但也會在每個小患者身上都留有一跡墨痕……

儘管當了20多年的結核科護士,可劉玉簪從來未接觸過卡介苗。患兒看見針頭就哇哇大哭,面對白嫩嫩、胖嘟嘟的小胳膊真的不忍心紮下去。前幾次急得她滿頭大汗,都是在家長的鼓勵下勉強進行的處置。

「怎麼能儘快的練好手把呢?」劉玉簪心裡嘀咕。在自己身上扎吧,50多歲了,皮糙肉厚,和嬰兒不是一樣的感覺。她想買塊豬肉練,不行,皮太厚。買塊羊肉吧,又不帶皮。

最後丈夫給她出主意。「周末我陪你去莫地溝大集,買個兔子,剃了毛,你就攮吧!」還做了個兔子耳朵的鬼臉。

可憐的小兔子,後腿剃光了又剃了前腿。每次都是丈夫幫她把小兔子拴到暖氣管子上,並用手把住它。劉玉簪每晚用生理鹽水在兔子身上注射五個部位。

劉玉簪嚴格按照卡介苗注射指南進行操作,並用心記錄著每一次進針的角度、力度、深淺,針孔的朝向,推注的速度……

公公買了胡蘿蔔、兔糧,精心的飼養小兔子。

她把這些體會應用到患兒身上,操作也越來越熟練。她又開始研究起患兒的體位,家長懷抱的姿勢,孩子的胖瘦程度等問題。從簡單的記錄也上升為總結、分析和提煉,慢慢的摸索出規律。

兩個多月下來,毛絨絨的小兔子變得像個四腿光的小怪物。可卻長了3斤肉。晚上她和丈夫說:「兩條腿都扎滿了,別讓它遭罪了。」「給你和爹當下酒菜吧!」

第二天下班,她在礦前買了一斤最好的純糧散白酒。

望著一大盤香噴噴的紅燒兔肉,她一口也吃不下。

夜深了,劉玉簪一個人在被窩裡偷偷的哭,丈夫在一旁逗她開心。她用手推搡著他的鼻尖嗔怪道:「瞅你喝的,都雌兔眼迷離了!」

劉玉簪不只是積累資料,而且經常回訪來診後的患兒,有時還去嬰兒首次接種卡介苗的接生醫院了解情況。

她的第一篇小文章《卡介苗注射操作的注意事項》出台了。在四區三縣的計劃免疫培訓班上,她第一次給基層護士上了一課。

這點成績其實真算不了什麼,可它卻承載著一個平凡普通即將退休的老護士的夢想,著實給她帶來了喜悅和人生的成就感。劉玉簪掐指計算著自己退休前還有42個月,精心設計著這三年半的行程。(梁松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遼寧記者站 的精彩文章:

TAG:健康報遼寧記者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