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意味著什麼?

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意味著什麼?

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意味著什麼?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發布的《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顯示,一季度中國電影票房收入達200億元,超過北美同期的28.9億美元,創下了全球單一國家季度票房最高紀錄。中國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體現在飛速增長的銀幕數量上,也體現在國產電影製作的票房豐收上。業內認為,未來5年將是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

日前,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發布的《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電影產業直接市場規模已近600億元,2017年觀影人次達16.2億,成為文化產業的龍頭。一季度,中國電影票房收入達200億元,超過北美同期的2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3億元),創下了全球單一國家季度票房最高紀錄,首次成為世界第一。這些數據充分體現了中國電影的實力和地位,業界人士認為,未來5年將是中國電影的重要機遇期,只有抓住機會,才能在下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

國產片佔據國內市場半壁

「由於中國市場的增長,全球電影行業市場容量增長了7.6%。2017年全球票房主要構成中,北美市場佔28%,國際市場佔72%,其中中國市場又在國際市場上占近三成。北美、中國和其他市場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在形成。」美國電影協會大中華區總裁馮偉表示。

在中國電影取得佳績的背後,頗有一些值得關注的亮點。在中國年度票房榜的前10部影片當中,進口片和國產片各佔據了半壁江山;同時,在總體票房收入中,約有53%來自本土電影。

去年,中國共製作了970部電影,這在國際上也是一個亮眼的數字。清華大學教授、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認為,中國有能力也有潛力拍出更多的好電影,下一步應該減少盲目生產,而要針對不同觀眾、不同檔期、不同市場、不同需要,精準定位。美國電影協會亞太區總裁Mike Ellis表示,《戰狼2》代表了中國電影的高水準,成為全球票房收入排名第二的影片,讓好萊塢也感受到了競爭壓力。他表示,未來好萊塢和中國電影都必須爭奪有限的銀幕資源,每家電影公司都應積極為觀眾奉獻更精彩的影片。

市場仍存空白點

資深電影市場研究專家劉嘉說,目前中國電影院和銀幕數量都已位居全球第一,觀影人次剛剛與美國相近,但是單廳平均上座率和營業額都在下降,影院增長高於觀眾需求增長,說明資源配置不均衡。

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49條院線共新增影院1438家,影院總量達9446家;新增銀幕9597塊,總銀幕數達50776塊,穩居全球首位。然而,全國仍有350個縣沒有實體影院,有921個縣級地區只有1家影院,涉及人口約2.7億,放映基礎設施及服務亟待完善。「電影放映業的下一個風口,就是要覆蓋市場空白點。」劉嘉說。

除了填補市場空白,中國電影產業的機遇還在於不斷提升內容生產能力。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系研究員劉藩表示,目前互聯網、傳媒、遊戲等行業的公司紛紛進入電影市場,使得市場主體愈發多元化、規模化,但成熟的製片公司仍是一種稀缺資源。製片公司應該以小博大,在整體產量提升的同時,要在質量上堅持「工匠精神」,不斷打造文化精品;同時進一步瞄準細分市場,針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欣賞水平的受眾群體,開拓新的領域。

「電影放映業第二個風口在於轉變產業增長方式。」劉嘉說,「過去10多年我們主要在增量上做文章,現在則需要盤活存量,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下一步要提高影院的內生經營能力,更精準地挖掘細分市場」。

借力互聯網加速發展

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線上購票佔比達86%,是今年線上購票比例最高的一個月。其實從2017年開始,中國電影票網購率已經穩定在80%以上,北美則在20%至30%之間。這說明互聯網在推動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過程中功不可沒。

專家表示,「互聯網+」在我國的深入發展,使得中國電影產業在宣傳互動、營銷模式等方面不斷創新。如此高的網購率,也意味著中國電影產業已擁有了龐大的分眾互動數據。這些數據能夠幫助業界分析絕大多數觀眾的消費行為,使中國成為「最懂觀眾」的電影市場。很多海外電影人和製作方也在借鑒學習中國的做法。

不僅如此,互聯網已經成為促進電影產業快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量,全面滲透到電影的製作、發行、放映等全流程環節之中。專家指出,下一步互聯網產業應該與傳統電影工業攜手,共同參與完成行業整合,並規範行業發展。

(責編:張葦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