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喝啤酒的人越來越少?

為什麼喝啤酒的人越來越少?

「無啤酒,不足球」,四年一度的世界盃,也引爆了中國的啤酒市場。

不過,根據媒體報道,各個渠道的廣告只是增加了啤酒品牌的曝光量,世界盃與中國啤酒行業的產量增長並沒有顯著的利好關係。

中國啤酒連續4年銷量下滑

2014年,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曾有過這樣的數據:平均每個中國人一年要喝掉57瓶啤酒,也就是34.2升,已經略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每年33升。而正是從這巔峰時期開始,中國啤酒市場開始了持續至今的銷量下滑時期: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目前,447家規模以上啤酒企業中,有132家虧損。從長期來看,中國國內啤酒消費量將進入一個緩慢發展的時期。

喝啤酒的人越來越少

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進程推進,啤酒的主要消費群體總人口的比例不斷下滑,人口紅利逐步消失,銷量明顯增長已經不現實。

根據歐睿國際數據,2017年我國20歲~50歲的主力啤酒消費群體佔總人口的比例已經下降到了48.57%,較2011年下降3個百分點,考慮到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可以測算出主力消費群體約減少約4000萬人。

另一個方面,作為啤酒消費的主力的藍領階級數量也出現了下滑。貝恩諮詢在《2016中國購物者報告》中提到,逐漸減少的工人數量逐步加劇了啤酒、速食麵等以藍領消費為主的品類銷量下滑。

成本增加,價錢上漲

啤酒業的成本端主要是三個方面,分別是大麥、玻璃瓶和紙箱。

自2017年起,大麥的價格開始上漲;玻璃瓶的價格可以體現在其期貨價格上,自2015年以來,也是呈現出上漲之勢;瓦楞紙的價格也是自2017年6月份以來,漲幅明顯。

對於不斷增加的成本,啤酒公司只有通過提價的方式,轉移成本上移的壓力。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2017年第一季度,啤酒價格為4.44元左右,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啤酒價格增加至4.65元左右。一年的時間,上漲了4.7%。

消費場景升級

隨著消費者經濟能力的提高和消費觀的改變,國產啤酒以前用價廉物美吸引消費者的思路已經乏力。

在超市購買啤酒,消費者對價格會更為敏感。另外,在商超購買啤酒存在運輸不便利性、種類少等問題。

現在年輕人更青睞餐廳或酒吧的鮮釀啤酒,以及一些10元以上的中高端啤酒。

在餐飲渠道下,消費者對於價格的敏感度較低,並且追求的是這類場所所具備的世界盃觀賽氛圍,場景消費為啤酒品牌帶來的溢價已遠超傳統的商超渠道。

精釀啤酒是被定義為區別於傳統工業啤酒的概念,其風格多達120種以上,產量低、風格多樣且個性化,價格不菲。

在餓了么和百度外賣各大城市的精釀啤酒訂單中,上海、北京、杭州、深圳、武漢為前5名,這些城市的消費者對精釀啤酒的接受度及消費力均遠高於其他城市。

你喜歡喝那種啤酒?

大 家 都 在 看

花貓財經

普通人的財經窗口

求時 求事 有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學習必須要有功利性
如果當初的你遇到現在的我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