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普華永道:今年前5個月ICO規模是去年全年兩倍

普華永道:今年前5個月ICO規模是去年全年兩倍

7月2日消息,據國外加密貨幣垂直媒體Cointelegraph報道,據諮詢公司普華永道和瑞士加密谷協會(Swiss CryptoValley Association)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儘管加密貨幣的價格暴跌,但首次代幣發行(ICO)仍在蓬勃發展。普華永道發現,2018年上半年,ICO的規模創下歷史新高。

該報告顯示,僅在2018年1月至5月期間,ICO的規模就已經是2017年全年的兩倍。

普華永道瑞士公司在一份新聞稿中寫道:「總的來說,自今年年初以來,共有537家企業註冊發行ICO,它們共籌集了超過137億美元資金。相比之下,2017年總共有552家發行ICO,募集總額略高於70億美元。自去年以來,ICO的平均規模幾乎翻了一番,募集金額從1280萬美元增加到2550萬美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Telegram和EOS通過ICO已籌集了數十億美元資金。Telegram通過ICO籌集了17億美元資金,EOS籌集了超過兩倍的資金,達到41億美元。

ICO報告顯示,目前美國、新加坡和瑞士是全球三個最重要的ICO中心,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監管方面的進步。瑞士藉助Zug小鎮的「加密谷」(Crypto Valley),吸引了很多區塊鏈和金融科技創業公司。

香港、直布羅陀、馬爾他或列支敦斯登等較小的國家和城市,模仿新加坡和瑞士的加密友好型模式,也取得了一些成功。

至於監管當面,該報告提出了目前正在全球實施的三種不同的監管方法。

美國採用集中式管理,它使用的是一個集中式系統,在這個系統中,ICO發行的所有代幣都要以證券的形式進行交易。

歐洲的監管模式存在差異。例如,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FINMA)將代幣分為三類:資產、支付手段和功能代幣(utility tokens),它們不構成實際投資,但允許買方直接購買ICO產品或服務。

最後,在亞洲,監管非常多樣化,從嚴格禁止ICO到積極推動ICO項目。

不過,監管機構和傳統金融機構仍對ICO持懷疑態度,並批評它們在某些司法管轄區內缺乏監管。

最近,納斯達克首席執行官艾德娜?弗里德曼(Adena Friedman)聲稱,由於監管缺陷,ICO對散戶投資者構成「嚴重風險」。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傑伊?克萊頓(Jay Clayton)重申了該機構的立場,即ICO是證券,應當對其進行監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 的精彩文章:

微軟攜手合作夥伴 首推建築行業混合雲解決方案
日媒:雅馬哈將進入工業無人機市場 規模將擴大至4倍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