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我真的無法護你周全一生,但要教會你應對的勇氣和方法

我真的無法護你周全一生,但要教會你應對的勇氣和方法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戳->上海慘案|遇到壞人就跑,僅僅告訴孩子這個是不夠的,留言點贊最高的一條是希望我能分享如何在家進行情景演練,今天的這篇文章就是火熱出爐的,文章有點長,但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啟發。

到底要不要和孩子談論?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希望孩子的世界永遠單純美好,總會下意識地去替孩子「消除」或者迴避那些我們覺得會讓孩子「不開心」的事情,而且經常會想當然地認為,我的孩子這麼小,並不懂,不知道呢。

其實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更加有「洞察」,一般來說從孩子開始托班後,我們就該慢慢開始帶著孩子接觸一些世界的」黑暗面「。是的,他們也許並不具體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卻會無意間聽到了父母鄰居之間的討論,或者班級里其他同學知道後開始的談論,也有可能是就是最簡單的感受到了父母情緒的波動。

保護孩子的第一步不是打造一個無菌真空的環境,而是創造機會帶著孩子去增強「免疫力」。與其讓孩子被各種各樣信息包圍,因為無法自我消化而產生疑惑擔憂,和孩子談論是最好的佔據主動權。同時也是讓孩子建立很關鍵的認識,有任何疑問我都可以和父母談論。

簡單且符合他們認知水平的信息

但在溝通時,也需要考慮到孩子的認知水平,今天談論的溝通技巧適用於低幼孩子,也就是大部分像小D這樣似懂非懂的學齡前孩子,或者小學低年級。

小D就是無意間聽到了我和老公的談話,也看到了我當時的情緒波動,周六的時候問我,「媽媽,你怎麼了?誰死了?」。於是,我告訴她,「是的,媽媽很難過,有一個壞人,兩個哥哥死了」,這就是我告訴她的整個故事,她現在4歲,在她的認知里目前只有「好人」和「壞人」之分。

這是溝通法則第一條,只給予最簡單的客觀事實,不過分渲染和描述,更加不要帶有標籤,比如牽扯對於某一類人、某個地域的偏見;也不要帶有主觀色彩,把我們自己的恐懼害怕無助的情緒擴大化,傳遞給孩子。

然後我會把結果告訴小D,「這個壞人已經被抓住了,我們現在都是安全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大部分低幼孩子都是「自我中心」的,發生問題後,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對我有什麼影響,我會不會也受到傷害,我身邊的人會不會受到傷害?」這就是他們這個階段的認知水平。

小D後來問我,「那個壞人為什麼恨我們呢?」,這個問題也是非常典型的「自我中心」的提問。我告訴小D這個事件後,她第一反應就是聯繫到了自己,為什麼恨「我們」,這個「我們」代表了她把自己放進去了。

這是溝通法則第二條,我們在和孩子談論這類事情時,一定要保持敏感的觸覺,多抓住孩子提問的核心,幫助他們安心。我告訴小D,「他並不是恨我們,他根本不認識我們,而且他已經抓住了,我們很安全」。

我不僅強調了這件事不會影響女兒,同時又進一步和她強調了我們現在是安全的。這一點非常重要,低幼年齡的孩子容易把新聞事件變成和自己相關的事情,然後加上他們自己的想像,就很容易演變成「有個可怕的壞人恨我,有個可怕的壞人想傷害我」這樣的簡單推論了。

溝通法則的第三條,就是需要做好準備,這樣的討論孩子會反覆提及。孩子的消化接受度比我們成人慢很多,所以不要以為解釋一次就夠了。我們當下的話語說完,他們的小腦瓜需要時間去消化,有時會有新的疑問,但是大部分時間他們會不斷重複他們最初的疑問。

千萬不要不耐煩,更加不要質疑自己是否有必要和孩子談論這個話題,有疑問和父母討論,這是我們最好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方法,總比孩子一個人隨意揣測演繹,而我們完全不知道的好。孩子不是不相信我們,孩子只是需要一次又一次反覆從我們這裡來確認,他們是安全的。

賦予孩子「準備好」的勇氣

這一點在昨天的文章里也寫過了,小孩子比我們更脆弱無助,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幫助孩子認識部分世界的黑暗的同時,需要給予孩子「賦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並不是那麼無助」,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幫助孩子認識黑暗不是為了滋生恐懼,而是為了擁有防範的能力和勇氣。

1、工夫在平時的日常教育

我和小D經常玩的一個遊戲就是「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樣?」。走在路上看到的場景、幼兒園發生的衝突、動畫片里看到的故事,我總是時不時這麼問小D,然後和她討論思考。有的問題小D無法回答,我就會告訴她;有的她有了自己一定的答案,我也就會順勢引導。

當她沒有答案的情況,我就會分享自己的答案不僅僅是「怎麼做」還有「為什麼要這麼做:

「你今天和媽媽去超市購物,超市人好多啊,如果哪一天你和媽媽走失了,你會怎麼做?」

「可以去收銀台找收銀員幫助,這是媽媽最容易找到你的地方。不要跟著其他人走,因為這樣媽媽就找不到你了」

當她知道答案的情況,我就會進一步強化「如何預防」。這一點不是嚇唬,而是和她分享為什麼要預防這樣情況的發生:

「如果你在路上走失了,怎麼辦呢?」

「去找警察」;

「對,去找穿著制服的交通警察。如果你和媽媽分開了,媽媽會很難過很難過的,所以我們一起出門時,你要跟緊媽媽」;

「嗯,我也會很難過,我們出門要這樣(小D握緊我的手),就不會分開了」

「那媽媽,萬一我找不到警察叔叔怎麼辦呢?」

「是啊,我們有時走在路上見不到警察叔叔的,那我們還能找誰呢?」

「可以找消防員(我家附近就有個消防站,這也是為什麼你們總能在錄音里聽到警報的聲音)」

「這真是個好主意呢!」,於是那天我讓小D帶著我找到了消防站。

這一點特別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提醒孩子哪些地方哪些人是安全的,可以幫助我們的。當孩子越來越多地了解到自己的周圍有那麼多人可以保護她,她就會安心,也就有了勇氣去應對。

2、特定主題的情景演練

有一些演練就會更加特定具體,就好比小D幼兒園每半年就會進行消防演習一樣的。這樣的演練針對的就是更加嚴重的突發事件,是需要我們額外規划出時間進行的。

下面這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但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個思路,可以作為一份參考和孩子演練起來,並且根據演練過程中的問題不斷地和孩子討論和修訂。

針對火警的

1、警報聲是怎樣的

這是最基本的,但卻是很多成人忽視的,不少孩子到了小學也許都不知道怎樣的聲音是預示有危險了。在家帶著孩子一起測試防火警報器,讓孩子了解警報的聲音是怎樣的;走在路上聽到消防車、救護車、警車的警報聲,停下來告訴孩子,這意味著什麼。

2、規劃撤離路線

在家時,帶著孩子一起走一遍撤離路線,了解離家最近的樓梯是哪裡,告訴孩子聽到火警警報後不能坐電梯,而是需要走樓梯。然後和孩子約定好一個家附近的結合點,萬一撤離時和父母走散,可以去哪裡等待匯合。

3、遇到濃煙和著火怎麼做

向孩子示範,遇到濃煙後,如何趴下匍匐前進離開屋子,然後和孩子一起練習。同時也要向孩子示範,萬一自己身上著火了,要記得躺下、打滾,然後匍匐前進。

針對遇到壞人如何跑

1、觀察環境

留意周圍環境,這一點不僅僅只是針對這個主題,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和孩子談論,比如家門口、學校門口最近的小岔路(不是死胡同)在哪裡,有哪些小店等等。這樣的日常留意,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孩子就更能知道往哪裡跑,往哪裡躲了,而不是嚇到「亂跑一氣」。

2、跑

3、總結討論

通常練習「跑」這個過程中孩子一定會有疑問,最常見的就是害怕擔心,自己跑不快被抓住怎麼辦。所以事後的總結討論很有必要,堅定地告訴孩子,任何情況下父母和其他大人都會保護他們,這是個大前提。

同時也是個契機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體能訓練的計劃,特別是不愛動的孩子,多增加戶外活動時間,甚至結合孩子興趣參加一些運動項目班。

在給孩子進行這些演練之前,最關鍵的就是父母自己的情緒一定一定要穩定。這些演練過程中,孩子一定會有疑惑和害怕,這都是正常的,我們要做的是用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對成人世界的信任和安心,同時要幫助孩子制定計劃,讓他們明白自己的擔心可以通過行動來克服。

一個安全的社會需要多重力量共同存在:預防、監管、懲罰、治癒。「預防」和「治癒」是我們每個父母馬上立刻就可以做的事情。預防,並不是不切實際地幫助孩子打造一個「真空而美好的世界」,但也絕對不是就此讓孩子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可怕」的世界裡。而是讓孩子理解,美好和黑暗同時存在,而且更關鍵的是,美好是大部分。

這也是為什麼,治癒和預防需要並存。可怕的不只是單個事件本身,可怕的是父母自己慌了而失去了承托孩子的能力,可怕的是父母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信任沒了,更可怕的是父母內心的那束光熄滅了。

如果我們沒有光,誰還能照亮孩子的前途漫漫呢?

如果我們都害怕,誰還能給予孩子「準備好」的勇氣呢?

孩子,我真的無法護你周全一生,但我一定要教會你應對的勇氣和方法!

本文開啟全網開放轉載,無需授權可以直接轉載

參考資料:

https://www.mayoclinic.org/medical-professionals/clinical-updates/trauma/run-hide-fight-responding-to-an-active-shooter

https://www.ready.gov/active-shooter

https://www.schoolcounselor.org/login.aspx?returnurl=%2fmagazine%2fblogs%2fmarch-april-2007%2fscared-or-prepared

https://www.safekids.org/blog/lets-practice-our-fire-drills

https://www.safety.com/kids-fire-safety/#gre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瑩瑩媽媽給早產寶媽們的一些建議
買來的樂高只會疊高,這些陪玩方法參考一下!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