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證覺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解析一百二十七

證覺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解析一百二十七

原文: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前無新證。歸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回無所見。心中忽然生大枯渴。於一切時沈憶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此名修心無慧自失。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懸在一處。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現代漢語譯文:又有那些在禪定中的善男子,觀見到色蘊消除絕盡,而受蘊則清晰明白,修道不前沒有新的證悟,便退回到原來的境地,從而智力衰微,進入一種頹壞的境地,繞來繞去無所證見,心中忽然生出大枯渴,任何時候都處於昏沉冥頑之中,並且還將這種境地認為是勤奮精進,這等修心叫做無慧自失,能悟解則沒有災禍,但須知這並非是證得了聖境。如果誤解為成聖,那就會有憶想之魔入侵他的心腑之中,使他一天到晚揪住心思懸在一個地方,從而失卻了正受,從此沉淪。

原文: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慧力過定。失於猛利。以諸勝性懷於心中。自心已疑是盧舍那。得少為足。此名用心亡失恆審。溺於知見。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現代漢語譯文:又有那些在禪定中的善男子,能觀見到色蘊消除盡絕,但受蘊卻清晰明白,其慧力超過了定力,從而失卻勇猛銳利,使各種的殊勝妙慧反而被此心性毀壞。然而己心卻以為自己是盧舍那佛,稍得一點進步便以為滿足,這等用心叫做亡失恆審,是沉溺在短暫知見之中。能悟解則沒有災禍,但須知這並非是證得了聖境。如果誤解為成聖,那就會有智力低下頑劣易知足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逢人便說,我已得了無上第一義諦。從而失卻了正受,從此沉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波凈圓禪寺 的精彩文章:

證覺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解析一百二十二
證覺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解析一百二十

TAG:寧波凈圓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