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流籍科研「牛人」李闖創挑戰世界性難題!在國際上首次完成……

北流籍科研「牛人」李闖創挑戰世界性難題!在國際上首次完成……

科研「牛人」李闖創

今年3月,李闖創團隊利用首次發現的Type II [5+2]環加成反應作為關鍵反應,在國際上首次完成活性甾體天然產物Cyclocitrinol全合成,為醫學界進一步開發神經退化藥物奠定了物質基礎。

李闖創希望自己的科研工作能夠促進治療神經退化藥物儘早出現,為老百姓的健康作出自己的貢獻。

為什麼那麼牛?

看看李闖創的簡歷

人物介紹

李闖創

廣西玉林市北流市大倫鎮人,南方科技大學終身教授。 他曾獲評深圳市優秀教師,是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2013年獲深圳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4年獲廣東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5年獲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2017年獲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8年獲選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如今,他從事於複雜活性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導向天然產物的新穎合成方法學研究以及天然藥物的化學生物學及藥物化學研究。

由他作為十多項國家級項目負責人的李闖創課題組已取得一系列令人矚目學術成果:先後發展了若干原創性的合成方法學,高效完成了50多個具有很大挑戰性的、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複雜天然產物的全合成,其中20個分子系國際上的首例全合成,並以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會刊和德國應用化學上已發表10多篇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的研究論文。

李闖創在實驗室。

--

心在遠方

「你只有闖出去,才有可能接觸更廣闊的世界,你的眼睛才會看得更遠。」多年以後,當李闖創在回憶當年獨自走幾公里山路上學的情景時,感慨地告訴記者,「我從小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就是要闖出去。」

李闖創的原名叫做李廣生,他父母是北流市大倫鎮的農民。由於家境貧困,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願望,在他心中異常地強烈。

1991年,在小升初的考試中,當時全縣的重點初中北流縣初級中學面向整個縣招生。

「當時一個鎮,只能有6個名額能到這所學校讀書。我的考試成績排第八名,很遺憾地錯失了這次機會。當時12歲的我哭了。」李闖創告訴記者,「但我覺得,不能就這樣放棄,所以我選擇復讀了,我讀了七年的小學。」

為了明示心志,他把名字「李廣生」改為「李闖創」,就是要敢闖敢創。「沒想到這真的改變了我的人生。」李闖創告訴記者。

1997年,李闖創在玉林高中以優異成績考取中國農業大學,就讀於應用化學系化學理科基地班,從此與化學結下了一輩子的緣分。

「我總覺得,學習一樣東西,如果你對它感興趣,就會樂在其中,而不是感到消磨時間。」李闖創說,儘管在很多人看來,從事化學研究很無趣,但由於他對化學充滿著興趣,所以一路以來克服了許多學習的困難。

2001年,李闖創因為成績優秀,免試保送成為北京大學博士生。2006年6月,在導師楊震教授的推薦下,李闖創前往世界著名的美國加州Scripps研究所進修博士後,2008年從美國回來後,李闖創受聘於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擔任博士生導師。

李闖創

--

結緣南科大,從零開始

夂釒

2013年12月,李闖創選擇加入南方科技大學。之所以選擇這所年輕的大學,李闖創表示,看中的是南科大成立之初提出的探索高等教育體制機制創新,以及創新拔尖人才的培養。

「當時,南科大還在過渡校區辦學,實驗室等硬體條件還不具備,所有的科研工作可以說是從零開始。」李闖創告訴記者,從事藥物化學研究,實驗室十分重要,然而初創時期的南科大,並沒有這樣的實驗室。為了做科研,他只好跑到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借。

借來了實驗室,還要組建團隊,條件艱苦,李闖創特別感謝當初選擇加入的戰友們。

從零起步,而正是在這個借來的實驗室里,李闖創和他的課題組完成了南科大化學系發表在化學領域最頂尖雜誌《美國化學會志》(JACS)的第一篇論文。

在南科大短短5年間,李闖創成為南科大首位獲得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的青年教授,南科大歷史上連續3年獲得基金委項目資助的第一人,南科大首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榮譽背後,是長久的堅持。

科研的世界裡,李闖創從來是行動派。

每天早上8點不到,他匆匆奔來辦公室,處理電子郵件,為實驗做前期準備。他的兩個實驗室位於辦公室旁,如果實驗的過程遇到困難,團隊會在辦公室進行討論,就這樣來回辦公室和實驗室之間,直到晚上10點半才離開。

即令是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狀態,李闖創始終對研究樂此不疲。

「跟著李老師學習我們都不好意思偷懶,李老師常常晚上十點多還在實驗室忙碌,這讓我們也充滿幹勁,」李闖創的博士後劉君羊說。從研究生起,「把周六當作工作日」就成為李闖創的習慣,十五年如一日。

「能在實驗室里工作讓我感到很幸福,特別是在實驗中創造出新物質的時候,讓人無比興奮。」李闖創表示,他也一直告誡學生,只有喜歡這個專業,將科研當成畢生的事業時,才能保持著激情,並為之付出。

中國知網上收錄的李闖創的論文,反正小微只有假裝能看懂。

-讓科學飛

自加入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以來,李闖創致力於複雜活性天然藥物的全合成研究,圍繞有機合成化學中的基礎性科學問題,探索和發展原創性的方法學,來進行複雜活性天然產物分子的首次全合成。

天然產物的全合成,挑戰性大,周期長,是在分子水平上科學與藝術凝練融合的一門精確科學,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合成化學綜合實力的主要標誌。

甾體化合物的全合成圖,在李闖創看來,很有攀登高峰的意境。

「這是一個極富挑戰的領域,活性甾體天然產物(Cyclocitrinol)是在2000年被分離出來的,由於它獨特的結構特點以及潛在的重要生理活性,Cyclocitrinol家族天然產物是一個明星分子,吸引了眾多國際著名合成化學家的研究興趣。」李闖創告訴記者。早在2000年起,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頂級團隊開始嘗試實現全合成,十多年來,已發表了多篇合成研究論文以及8本博士論文,但是他們的合成策略在全合成後期都遇到了巨大挑戰,沒有實現該家族分子的全合成。

從2015年開始,李闖創和他的課題組挑戰這個世界級的難題。「選擇這個領域,就是對標世界一流實驗室,不甘於總在別人身後追趕,而是要走在前面。」李闖創告訴記者,而值得驚喜的是,在今年3月份,李闖創課題組就利用首次發現的Type II [5+2]環加成反應作為關鍵反應,在國際上首次完成活性甾體天然產物Cyclocitrinol全合成。該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頂尖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ACS)上,李闖創為論文唯一通訊作者,南方科技大學為唯一作者單位。

作為高校里的「青椒」,李闖創是否也會感到壓力倍增?

「壓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們的壓力來自於自己的選擇,我們選擇的是世界上最燒腦的領域,挑戰的是世界級難題。在壓力中不斷發現新事物,我們樂此不疲。」李闖創幸福地說。

在完成活性甾體天然產物全合成前,李闖創團隊也經歷過無數的失敗,有時候眼看著馬上就可以登頂,但最後一步就是跨不過去,只能不斷從失敗中總結經驗,越戰越勇。

「就好像我們登山一樣,山上沒有路,你只能一級一級往上爬。有時候,你爬了九十九級階梯,最後一步邁不過去,你只能選擇從頭再來。」李闖創將科研形容為登山,沒有路,也沒有人曾登頂,但是世界各地的學者都躍躍欲試。學者們會嘗試不同的策略,會遇到艱難險阻,但是作為科研人員能做的就是持續地攀登。

作為提供活性天然產物和其他功能物質的有效途徑,全合成對藥學、生物學、醫學和材料科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近30年來,天然產物都是創新藥物的最佳來源,而李闖創團隊完成全合成的活性甾體天然產物在修復神經退化上功效顯著,全合成為進一步開發藥物奠定了物質基礎。

如今,李闖創團隊已經翻越過許多高山,在攀登中收穫了無數快樂,但是他依舊將目標鎖定在聳入雲端的「珠穆朗瑪峰」——發現新葯。

「在治療神經退化上面,目前有效的藥物少之又少,是世界醫學界的難題之一。」李闖創希望自己的科研工作能夠促進治療神經退化藥物儘早出現,為老百姓的健康作出自己的貢獻。

采寫:張鈺斌

責編:馮榆

玉林新聞網 玉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林日報 的精彩文章:

玉林急救中心接到求救電話趕赴現場卻沒找到人,但這並不是報假警,原來……
感動!陸川清湖深山中,有一個教學點,只有一個老師,兩個學生!

TAG:玉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