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一早我們就坐火車離開了敦煌,到嘉峪關的時間是下午兩點四十分。因為時間緊,我們就包了一輛計程車遊覽。

長城第一墩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討賴河峽谷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長城第一墩又名「討賴河墩」,位於嘉峪關明長城最南端,討賴河北岸八十二米的懸崖峭壁上。它是肅州西長城的盡頭,也是明代萬里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長城最西端的第一座墩台。該台建於明嘉靖十八至十九年(1539-1540年),是嘉峪關古代軍事防禦體系中,六十六座烽燧墩台南路的十墩之首;距嘉峪關7.5公里。

誰知天公不作美,風沙很大,在墩台的懸崖邊看討賴河峽谷,隨時都有被風吹下河谷的感覺。時光真是一把利劍,一座雄偉壯觀的烽火台,竟被流失的時光削成了一個小土堆。放眼長城的豁口處,遠處一片莽莽蒼蒼,混混沌沌;大有「北風卷地百草折」的蒼涼感覺。這就是過去被稱為關外的地方了。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風蝕長城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北風卷地百草折

懸壁長城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懸壁長城距嘉峪關市區十一公里,地處石關峽口的黑山東坡,是肅州西長城的北端。城牆自山底蜿蜒而上,在山脊上似長城倒掛,鐵壁懸空。因封鎖石關峽口而得名。詩曰:「萬里長城萬里關,疊嶂黑山暗壁懸。」

不過,明嘉靖十九年完成的城牆早己損毀,我們看到的是公元一九八七年的仿製品。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塵迷黑山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滄桑嘉峪關。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嘉峪關前九眼泉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遠眺嘉峪關

因關建在馬鬃山余脈黑山的嘉峪塬上,故名嘉峪關。嘉峪關不論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是建關前,還是建關後,這裡都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衝。自古稱「河西第一隘口」。

明洪武五年(1372年),征西大將軍馮勝,在蘭州大敗蒙古軍。曾不可一世的元軍降的降,俘的俘,能跑的都向西北逃去。明軍一直追到玉門關外,才班師凱旋。馮勝沿途巡察,看中了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塬。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這裡依山傍水,南有祁連山余脈文殊山,北有馬鬃山余脈黑山,兩山之間形成交通咽喉,乃「鎖鑰」之地;坡下又有九眼泉,「冬夏澄清,碧波不竭」,因此,馮勝便在此建嘉峪關。稱「西襟鎖鑰」。

嘉峪關關城建於明洪武五年,現存關城是我國長城全線規模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關隘。關城由護城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壕、外城、羅城、瓮城、內城組成,素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

當我們來到嘉峪關時,九眼泉己近干竭,在灰朦朦的沙塵和細雨中,嘉峪關背後蜿蜒的祁連山雖然看不見了,但,經歷了六百多年風雨滄桑的嘉峪關,卻依然雄偉地屹立在祖國西北大地上。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內城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將軍府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城樓

滄桑嘉峪關:北風卷地百草折

(本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庄王左抱鄭姬,右擁越女,終日在鐘聲鼓樂中飲酒作樂
淮南王退下後對別人說:「吾嫂古今第一麗人,亦第一善人也」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