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誰助長民粹主義?經濟學人:無意義工作太多

誰助長民粹主義?經濟學人:無意義工作太多

誰助長民粹主義?經濟學人:無意義工作太多

【Technews科技新報】俄羅斯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曾說,「如果你想在心理上徹底摧毀一個囚犯,只要讓他們一整天都挖一個洞,並一遍又一遍地把洞填起來。」倫敦經濟學院人類學家說,現代工作就是充滿太多這樣的無意義職位,被視為是助長民粹主義的原因之一。

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訪問倫敦經濟學院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 (David Graeber) 指出,無意義工作主要存在文書、行政、管理和監督等方面,就算沒有這個職位,對公司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調查指 37-40% 的員工都認為自己在做無意義工作,其中有許多中層管理人員都覺得自己的工作毫無意義。格雷伯認為,「當公司的利潤越多來自金融,而不是實際製造和出售任何東西,這種情況往往就越來越真實。」

勞工階級通常從事有用的工作,但菁英階級卻將所有能獲得尊嚴與尊敬的有意義工作都拿走,使得工作對他人的有益程度與薪酬幾乎是反比關係,因而形成一種有害的政治性怨恨文化。格雷伯說,「我們的社會已經被嫉妒和怨恨所束縛,不是嫉妒富人,而是嫉妒那些高高在上卻很虛偽的人。 」

勞工階級怨恨所謂的自由菁英,認為他們抓住所有可以實際獲得報酬、樂趣和創造性的工作,而且這些工作顯然有益於社會。格雷伯說,「如果你不能把你的孩子送到頂尖大學,然後在紐約或舊金山這樣的地方支持他們實習 2~3 年,就永遠沒有機會成為菁英。」

而在外圈的其他人,除非非常幸運,否則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得到一個基本的無意義工作,可以支付租金,但會讓你感到違背意願成為詐欺者或寄生蟲。或者可以得到一個有用的工作,照顧他人、製造人們想要或需要的東西,但可能薪水很低,根本無法照顧自己與家人。

基本上,無聊和生活中的無意義感,讓絕大多數人認為自己非常悲慘,出現抑鬱、焦慮、身心疾病,一旦給予他們認為是真正的工作,這些情況就會神奇地消失。格雷伯認為,「在心理上,人們並不是想要工作,而是想要感覺到他們正在以一種對其他人產生某種積極影響的方式改變周圍世界,這就是人類的全部意義所在。」如果剝奪掉這層意義,人類就會分崩離析。

此外,格雷伯認為許多國家文化鼓勵拚命三郎認真工作,但休閑本身不是一個問題,如果讓人們有時間思考,人們可以創造無限的創意。總之,格雷伯認為當今一半的工作完全沒有必要,如果這些人都被解放出來去做他們認為重要的事情,對文化,甚至音樂、科學和創作或許會產生更大的正面影響。

(首圖來源:Flickr/the real Tiggy CC BY 2.0)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在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做公關多年,本身對科技新聞很有感,擅長操作科技新聞議題,關心產業趨勢,科技業品牌、行銷、策略布局等,工作之餘喜歡以書寫參與與刻劃時代。

Latest posts by 黃 嬿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挽救 OLED 面板產能過剩,三星首度向中國手機廠商供貨
印度制 iPhone 6s,傳緯創開始量產了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