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雄獨立,潘天壽先生作品欣賞

英雄獨立,潘天壽先生作品欣賞

此幅《英雄獨立》靈鷲、大石、山花組成畫面,為典型的潘氏圖式。所畫巨鷹傲立於岩石之上,巨鷹以大筆濃墨繪成,通過筆尖筆根墨的濃淡變化表現出羽毛的層次,巨鷹嘴尖、頭頂、爪子以中鋒墨線勾勒,威武非凡。淡墨寫石,賦以千鈞之重,用筆凝重,力透紙背。對於岩石的結構關係,通過凹凸轉折,皺裂紋路表現的一清二楚。真可謂「潘公石」也,加以山花映襯,主從分明,掩映得體,決不堆砌遮蔽而導致山石形態不完。通關全幅,構圖之巧妙,不求平穩,常以造險救險、奇中求正為特色。用筆之簡潔,氣勢之恢弘給人無限的精神力量,黑與白的對比勃發著精神的張力,表露出堅毅的意志,流露出雄大奇偉的風格,讓人感到無限震撼。潘天壽關於作畫要有功力深、立意高、構圖巧、筆墨精、題跋趣五要素的主張在《英雄獨立》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此作為典型的潘氏「一味霸悍」的強勁和不加修飾美的結合。

《山莊晤舊圖》作於1944年,水墨淺絳設色,上有潘天壽長題,文曰:「好友久離別,晤言倍覺歡。峰青昨夜雨,花紫隔林巒。世亂人多隱,天高春尚寒。此間宜小住,敢作百年看。紀堂先生誨正。三十三年櫻桃紅時,有重慶之行。壽倚裝」。其中,詩為潘氏自作五言律詩。

在本幅《山齋晤舊圖》中,潘公將此前數幅山居圖的樣式加以中和,斜勢而立的蒼松已然不見,而是以如蓋柏樹構架畫面,進而以柏葉、巨石、矮柵、樹榦等物象處理畫面起承轉結的關係,構成作品的「骨架」,勾連作品氣脈,使之充滿張力並極具穩定感。叢竹芭蕉、陋屋庭院則置於「骨架」之中,從而與前景諸物象形成一個巧妙的透視關係。這當是潘公將中國傳統花鳥畫中「取近少取遠」的圖式原則,與西畫中的平面構成理論相結合,而獨創的一種全新圖式。最後,依運筆施墨的情勢,在畫面上方留白處作或長或短、或斜或正的題跋。整個畫面立刻鮮活起來,諸般景物相互呼應,詩書畫之間相互生髮,動而不亂,靜而不板,所謂「氣韻生動」當如是也。

《堪欣山社竹添孫》系潘天壽六十年代的指墨精品。此圖之妙處在於基本上採用傳統中國畫的圖式,卻以高超的指墨技巧勾畫而成,指墨畫如此細膩,尚屬難得。

儘管是指畫,「骨法用筆」的道理也能看出是貫徹始終的。其運指細入毫芒,能在簡略中見精工,粗放中見藴藉,至為難能。畫面將佔據「一角」的近景巨石和樹竹起到畫外有畫的效果,籬笆院牆緊接其下,由門沿著彎曲的小路順勢通向倚山而造的屋宇,背靠的大石將人的視線又引回到近景的視點上,形成整個合抱的團勢給人一種力量感。起、承、轉、合安排的是如此精心,盡顯丘壑,無比傳神,將人家與環境靈活的融入一幅畫面,體現出人在田園居住的動人境界,細細品味讓人感受到中國畫特有的形式美,表現出詩一般的意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廣文化 的精彩文章:

王家訓寫意,於筆墨有無間得意中之象
王家訓的畫中,讀出無限意蘊與回味

TAG:正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