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死刑的變遷,是從野蠻時期進入人道主義時期最大的變化

死刑的變遷,是從野蠻時期進入人道主義時期最大的變化

原標題:死刑的變遷,是從野蠻時期進入人道主義時期最大的變化




我們看美劇的時候,常常會發現劇中有一些關於死刑的鏡頭。每個大壞人根據時代的不同,被處以死刑的刑罰方式就不同。


從斬首到絞刑,再到電椅、注射、槍決和氮刑,這是死刑從野蠻時期進入人道主義時期的變化。

文/閔瑤


斬首


如今每個國家的主流死刑可能不一樣,但是在歷史上,斬首是全世界最早出現的死刑之一。


在中國,執行斬首的行刑官,被稱為劊子手。


在這場「表演」中,犯人不需要任何道具,劊子手只手拿一把大刀,便可以行刑。


中國古代,劊子手是一門非常火爆的職業,但是想要合法的拿到「劊子手」證書,則需要數年的修鍊。



劊子手的刀法非常講究。


練習的時候,要在冬瓜上畫一條線,順著直線劈開,不能有絲毫差錯,否則就拿不到證書,只能改行去做廚師。


劊子手行刑的時間也非常講究。

《水滸傳》中,宋江、戴宗被押到法場,「報道一聲:『午時三刻!』監斬官便道:『斬訖報來!』」。


於是,便可以執行死刑。



為什麼一定要在午時三刻呢?


午時三刻是將近正午十二點,是一天當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在陽氣最盛的時候行刑,可以壓抑鬼魂不敢出現,這就是「午時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到了英國,斬首變成了——斷頭台。


13世紀的義大利,製造了最早的斷頭台。16世紀,英國製造出了一種被稱作「蘇格蘭女僕」的斷頭台。


但由於「蘇格蘭女僕」的刀片設計不是很合理,所以沒有被大範圍投入使用。


斷頭台真正被世界所矚目,是因為國王路易十六親自參與了斷頭台刀片的改良設計。由於斷頭台斬首刀片很容易卷刃,路易十六將其改良為三角形,從此,斷頭台被推向世界,成為世界上最早也是最普及的死刑工具。


有趣的是斷頭台的改進人國王路易十六,在改革的浪潮下成為了犧牲品,最終被推上斷頭台,死在了自己親手設計的機器之下。


諷刺的是法國制憲會議建議,用路易十六的姓氏命名他所改良的斷頭台:


吉約坦(Guillotin)→斷頭(Guillotine)。


維克多·雨果對此也有不少吐槽:「有些人真是不幸,哥倫布無法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發現的新大陸,吉約坦卻無法阻止這種裝置與他同名。」



絞刑


斷頭台太過於殘忍,逐漸被歷史所遺棄,各個國家都心照不宣的開始用絞刑代替斬首。


在中國古代,絞刑是一種只有高官皇族有資格使用的死刑。


高官皇族為保留全屍,通常會要求自縊賜死或絞刑處死,而不是可能導致身首異處的斬首。


與中國相反的是,西方國家認為,絞刑不僅痛苦,而且還帶有侮辱性質的,只有罪大惡極或者是戰爭犯才可以處以絞刑。


因此,幾個世紀以來,在整個歐洲,絞刑都針對平民和社會最低階層,而對貴族則處斬首刑。 有一句法國的權力格言如是說:


「斧頭向貴族,絞索向平民。」



1936年,美國最後一次公開絞刑


吸引了超過20000人前來圍觀


在安吉麗娜·朱莉的電影《換子疑雲》中,真兇落網後,使用的也是絞刑。


絞刑需要的工具是:一個固定在某高度的腳手架、一塊可抽動的木板。


執行時一抽板,犯人的身體便落下,一般說來他的頸椎就斷裂了,結果導致窒息和腦部缺血,頂多幾分鐘犯人便嗚呼哀哉。


《換子疑雲》劇照


絞刑作為曾經是最流行的處刑手段,現在還有國家採用,沙特去年就用絞刑處死了146人。


為什麼一些國家認為絞刑殘忍和痛苦呢?因為他們施行的是慢絞,繩子的規格不適用與兇手的脖頸尺寸,於是只好麻煩犯人再死一次,不然就放任他在那裡體驗慢絞。


電椅


隨著時代的發展,絞刑逐漸被電椅替代了。


談起電椅,不得不談的是,這個被夏努·布朗發明出來代替絞刑的工具,能夠大範圍的應運實戰,還是來自一個牙醫的建議。


在1887年由紐約市委託擬定的技術文件《格里委員會報告》顯示,在三名委員回顧了34種死刑,覺得全都不太好的時候,一個牙醫站出來說:


不如用電椅。



路易斯安那監獄中的電椅

牙醫估計很恨那些拔牙時候不安靜的顧客。


不過,話說回來,歷史上第一個被電椅處死的犯人是誰呢?


一個可憐人,弗朗西斯·凱姆勒。


為什麼說他可憐呢,雖然他罪有應得,因醉酒而失手殺死情婦,但是在當時的法律制度下他罪不至死。


這起案件,正逢愛迪生與特斯拉關於直流電與交流電爭論的高潮。



在愛迪生的授意下,一隻大象被交流電電死


於是,愛迪生提議他死亡,並向他介紹了安全、無痛的人流技術。


哦,不,是電椅技術。


於是當1890年7月6日6時,弗朗西斯·凱姆勒走進行刑室,面對這種新型的刑具的時候,他不僅不沮喪,甚至還很興奮,迫不及待的就坐在了電椅之上。


當時報道此事的報紙 來源:ebay.co


當他沒想到的是,承諾的無痛電椅竟然令他非常疼痛,雖然事後警方宣布的是他行刑很成功,犯人走的很安詳。但是事實上,他是活生生燒死過去的。


這起事件令愛迪生一生都蒙上了陰影,以至於此後,行刑的時候要有人拿著滅火筒站在一邊。



愛迪生


在1982年美國德克薩斯州執行第一例注射處決前,美國各州都優先使用電椅。後來電椅被逐漸廢除,但仍舊有九個州還把它作為保留選項。


估計是針對窮凶極惡的人才會使用。


注射


為什麼電椅會被發明出來,除了愛迪生集團的利益推動之外,更多的原因是,整個世界都在為文明的死刑而不斷地探索。

低調、衛生是人們對死刑的訴求之一,於是注射死刑應運而生。


「相比槍決,注射死刑方式更文明、更人道,能減少死刑犯的痛苦。」



注射死刑是今時今日美國所有死刑合法州里首先採用的手段,中國亦是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正式採用藥物注射死刑的國家。


雲南昆明最先實行注射死刑,成為首個告別「槍決」的省份。


湄公河「10.5」案四名罪犯糯康、桑康·乍薩、依萊、扎西卡,就是在雲南昆明被依法執行注射死刑而死亡的。


注射死刑的優點是低調衛生,但是問題是:痛苦。


倘若諸君看過杜琪峰的電影《毒戰》就會知道,注射死刑是多麼痛苦的一種方式。



《毒戰》劇照

在片中,古天樂飾演的毒犯被執行死刑,他被固定在床上後,醫生將針頭緩緩扎進他的靜脈,執刑人員給他套上黑頭套,並啟動注射器上的按鈕。


其後,致死藥物被注射進體內,古天樂飾演的毒梟逐漸地走向了死亡。


不過,提前打鎮定劑的話,注射死刑就幾乎可以沒有痛苦。


槍決


槍決可以說是當代最司空見慣的一種死刑,也是近代最常使用的死刑手段之一。


李安的電影《色戒》中,王佳芝與同志們皆被易先生所屬組織一網打盡。在深夜無月的廢礦場上,大家被一一槍決。


這裡王佳芝被處的死刑就是槍決。



《色戒》劇照


現在公認的,王佳芝的原型是歷史上貌美如花的特務鄭蘋如,鄭蘋如人長得確實漂亮,猶如電影明星,美人愛美,這不容質疑,即便是死亡到來之時,也依舊保有一顆愛美之心。


因此鄭蘋如對自己的死刑有一個要求:殺我可以,只求不毀我容貌,留我紅顏。



鄭蘋如


而槍決就可以滿足鄭蘋如的這個訴求。


槍決普遍使用,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便捷,它沒有午時三刻的要求,也沒有過多的道具,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使用。


另一個原因是快速,疼痛較小。


1938年美國猶他州有個四十歲男性死刑犯為科學獻身,名字叫John Deering。在臨刑前他同意接上心電圖,檢測這種處決的死亡速度。



《色戒》劇照


結果是胸口被槍擊後15秒,犯人心線拉平。


一般情況下,犯人幾乎感受不到太多的痛苦,就已經失去了意識。


在戰爭年代,槍殺一個人實在是司空見慣,何況槍決呢?於是槍決的習慣就一直保留到今日,至今仍是美國五種死刑方法之一。


氮刑


全世界最晚出現和使用的死刑是氮刑,氮刑也可以稱為毒氣。


其實毒氣也可以用氦,但是顯然氮更便宜,一次使用氦沒關係,但如果大規模並且長期的投入使用的話,成本的問題就不得不重視。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中有人體毒氣實驗


氮刑的方案其實提出來很久了——早在1960年代有研究邀請志願者吸入純氮,據載大概17-20秒,人就會斷片。


倘若犯人並不知道自己要施以氮刑,犯人可以一路無痛昏迷至死。


可以說氮刑是目前所有刑法之中唯一幾乎痛苦全無的刑法。


美國俄克拉何馬州曾經使用氮刑,但是在運動中被廢除,日前又重新恢復使用氮氣執行死刑,並且把氮氣作為處決死刑犯的首要手段。


為什麼呢?



俄克拉何馬州


因為在2014年,俄克拉何馬州在用藥物注射處決一名刑犯時,因失誤導致這名死刑犯掙扎了近一個小時才死去。這個事件被媒體大肆報道之後,成為了全球的焦點,也遭受了全球人民的嚴厲譴責。


為此俄克拉何馬州不得不重新使用了氮刑,目前氮刑也是所有刑罰中最時髦的一種刑罰。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劇照


不過話說回來,只要是死刑,就逃避不了「殘忍」的標籤,消滅一個人,本質上就是殘忍,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式,都是殘忍。


但是那些窮凶極惡的人呢,似乎有時候,殘忍反而對他們是一種恩賜。


只是這種「殘忍」,可能會給行刑或者圍觀群眾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所以,與其殘暴血腥,溫和、安靜、衛生、利落的死刑方式顯然更受歡迎。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陳佩斯:腦子從來沒認過輸
人生開始廢掉的3種跡象

TAG: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