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到我撿樹葉,女兒嚎啕大哭,原因竟然是這個

看到我撿樹葉,女兒嚎啕大哭,原因竟然是這個

幾個月前的一個冬日,陽光明媚,天空湛藍地讓人心醉,我帶女兒在小區樓下玩時突然起風了,風把五顏六色的葉子吹得滿地都是。那一刻我心裡感覺好柔軟,情不自禁地開始蹲在地上撿樹葉。

女兒學著我的樣子也開始撿葉子,她天真地仰著頭,拿起一片葉子大聲對我說:媽媽,樹葉好漂亮!我說是的,我們來一起撿葉子拿回家做標本吧!你自己挑選你最喜歡的葉子好不好?她說好,拿起一片小小的皺皺的有些殘缺的葉子對我說:媽媽,我喜歡這個!我說好。我們把它帶回家。

可是把葉子帶回家以後我才發現,家裡的膠水已經過期了。我只好對她說:那我們下次再做標本吧!

剛開始一個月,我還記著這件事,但幾次出去都沒有買到膠水,後來事情一多,我就把這件事暫時擱在腦後。最開始撿回來的樹葉寂寞的躺在家裡,沒過幾天就全部乾枯了,後來被家人當做垃圾清理出去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放學後我把她從幼兒園接回家,我看到地上有很多五顏六色的小葉子非常可愛,就撿起來一片,她驚恐地打我的手:媽媽不要撿!樹葉有農藥··· 我堅持撿起來一片,對她說:這裡的樹葉上沒有農藥的,她開始嚎啕大哭:奶奶說有農藥··· 哭到停不下來。

我抱著我的孩子,難過的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她,這麼美的樹葉,這麼美的藍天,孩子卻被農藥嚇得完全沒有心情欣賞它。她才3歲,她還不知道農藥是什麼,但她腦袋裡已經記住了有農藥的樹葉是個可怕的事物,不能摸,不能碰。我對她說沒有,但她聽不進去。

又到周末了,我和她爸爸準備帶她出去玩。

你想去游泳嗎?

不去。

為什麼呢?

我害怕頭髮被打濕,鼻子裡面會進水。

沒關係,媽媽會給你買鼻夾的,還會給你帶著游泳圈和泳帽。

不去,游泳會著涼!

你想去坐地鐵出去玩嗎?

不去,電梯門會夾住車子。她指的是她小小的童車。

有一次電梯關的很快,奶奶叮囑了她半天,她已經記住坐電梯會夾到車子。

我對她說不會的,爸爸媽媽會把電梯門按住,我們會保護你的。

她終於願意出門了。每次進出電梯, 她都會反覆叮囑我們:爸爸媽媽你們按著電梯,不要讓車子被門夾了啊!

傍晚回家,我帶她往搖搖車的方向走,遠遠地看見搖搖車。

她搖搖頭對我說:媽媽,天黑了我不要坐搖搖車了。

然後學老人的口氣說:上午坐過一次了怎麼還要坐呀!天黑了阿姨要關門了,不能再坐搖搖車了!

但是她又難以克制內心的渴望,轉過臉來看著我說:媽媽我不投幣,我就坐在車子上面坐一下好不好?我說好,現在還沒有到睡覺時間,我給你一個硬幣你去坐吧!

時間一天天過去,我清晰地看見她被老人種下的恐懼:

不能撿樹葉,因為樹葉上有農藥;

不能坐電梯,因為有時會被門夾到;

不能跑太快,因為摔跤了膝蓋會流血;

不能游泳,因為鼻子會進水身體會著涼;

不能畫畫,因為會把手弄髒;

不能吃沒見過的水果,因為不好吃;

不能······

她小時候什麼也不怕,好奇心極強,看到什麼都要摸一摸嘗一嘗。但是在我上班的日子裡,她已經被身邊的老人種下了太多的害怕與擔心。這些害怕像種子一樣發芽、生長,死死的捆住她的好奇心,也阻擋了她欣賞世界美好的腳步。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里寫:

在安全教育上,家長要拿捏好度,既不要讓孩子輕信,也不要讓孩子覺得外面的世界多麼可怕,更不能進行嚇唬教育。否則,在為孩子提供一層保護時,有可能在他們心裡種下與世界不相融合的藩籬。

不要讓安全教育破壞兒童對世界的信任,成人在盡到保護責任的同時,要盡量為兒童營造一個讓他們能無憂無慮地信任別人、信任生活、信任世界的氣氛。如果一個人總是感覺活在危機中。他的身體可能是安全的,但他的心會有很重的不安全感,這其實也是一種損失。

那麼,怎樣幫孩子減少不必要的擔心與害怕呢?

尹建莉給出幾個方法,我試了一下,真的靈!

1、大人害怕什麼,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

2、如果孩子已經表現出來害怕什麼,要創造機會讓他慢慢接觸那個東西,一點點接受,如果能想辦法讓他接受了第一次,以後會越來越容易。

3、不要出於保護孩子而強化他對於某種東西的恐懼,只要轉移注意力就可以了。

4、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他怕什麼東西。

在所有的消極感受中,比如悲傷、焦慮、壓抑等,懼怕是最折磨人的。不要讓孩子有「怕」,需要從童年開始,從具體的小事開始。

前兩天我和朋友聊天,她的女兒只有2歲多。她告訴我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我帶女兒剛回到家,突然下起了大雨,我想到老公沒帶傘,擔心的說:怎麼辦呢,爸爸沒帶傘,女兒感覺到我的擔心,嘴裡喃喃地重複了很多遍:怎麼辦呢,爸爸沒有帶傘,爸爸會被淋濕的······ 我突然意識到孩子的心是敞開的,她感覺到了我的擔心,所以她自己也開始擔心。我很快就放輕鬆對她說:沒關係,爸爸可以借一把傘回家的!小丫頭很快就輕鬆起來。

有時候,大人的一點情緒或感受,真的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願你我都是「不怕」的大人,願你我的孩子都是「不怕」的孩子!

素衣

學以致用 知行合一

專註讀書、育兒與自我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衣 的精彩文章:

TAG:素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