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台引入履約險,但這幾個問題必須討論

平台引入履約險,但這幾個問題必須討論

作者:阿薩

一起玩互吧

本文大概

1000字

閱讀需要

3分鐘

監管部門明確要求平台不得承諾保本保息,更勿論平台為借款人增信、代償;此前幾乎是平台標配的風險備付金成為了歷史,但是,現在又有平台引入了履約險,當借款人無法履約時,保險公司就得代為償付。

這種模式合規嗎?未來會成為主流標配嗎?

1

何為履約險?

「投保人(即借款人)未按照與被保險人(即貸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且投保人拖欠任何一期欠款達到本保險單約定的期限以上的,對於投保人應償還而未償還的貸款本金及保險合同約定的相應利息,保險人根據本保險合同約定的賠償方式對被保險人進行賠償。」

據此可以看到,履約險的投保人是借款人,即借款人在借款時,買入履約險,如果借款人(投保人)因為其他原因無法還款時,被保險人可根據保險合同約定,享受賠付。

姑且不論銀保監會如何對該險種定性,光在網貸的框架內,這種險種就存在這些問題。

2

首當其衝的是,監管層已經明確禁止了保本保息,履約險的引入,是否是變相的保本保息。要知道,監管層對保本保息的定性,並非單單禁止平台承諾保本保息,或平台代償,而是禁止平台為借款人增信,平台引入履約險,部分借款人在簽署借款合同時,必然需要同時簽訂保險合同,這樣行為,其實與平台增信,承諾保本保息沒有實質性的差異。

其次,履約險容易成為平台自保的通道,網貸平台利用了保險公司通道,比如保證金交給保險公司監管,出風險還是拿自己的保證金在墊付,這種模式下的履約險和風險準備金差不多,不過可以利用保險公司的品牌和不能倒閉的規定來增信,保費由網貸平台支付。

這種模式雖然沒有明文禁止,但是其本質就是平台保本保息,只不過監管層能不能挖到其關聯性而已。

最後,履約險需要借款人投保,抬高了借款人成本;投資人表面上多了一層保障,卻也降低了投資人的收益,是一個除了平台,其他雙輸的決策,這樣一來,很難不讓人去懷疑其必要性。

而借款人增加的成本,讓本就不低的借款成本更加雪上加霜。但是帶給借款人的利好幾乎為0,讓借款人承擔額外的成本,結果只是平台增信,履約險的存在,並沒有在技術層面為金融創新帶來利好,也與普惠金融的需求背道而馳。

履約險是一種看上去很不錯的增信手段,但在金融去剛兌的背景下,這種增信手段依然在打插邊球,明顯處於網貸監管的灰色地帶,將成本轉嫁到借款人身上,這樣的措施估計不能普及,也難長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逗百科 的精彩文章:

TAG:樂逗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