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不要去做的事情

家長不要去做的事情

最後一篇來說一下家長避免去做的幾件事情

一、陪孩子學習

這點有悖常識,不是都說要陪孩子學習嗎?怎麼這裡卻說少陪孩子學習啊。需要澄清的是,這裡的陪孩子學習是指家長干預了本該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例如檢查作業,複習功課。陪孩子上課的時候,經常看到很多家長在課堂上認真的聽課,筆記寫的滿滿的,方便回家輔導孩子複習。殊不知這樣做恰恰使孩子混淆了學習的主體,認為學習是替家長學習的。我們在上一篇也說過這件事情,在適當的時間段,做正確的事情。孩子在學生時代,就要做好自己學習的事情,這就是他的本職工作,而不需要別人去干涉。

你是下面哪位家長呢?

家長可以這樣的陪孩子學習

糾正孩子的書寫習慣

孩子在寫作業或是學習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不良的書寫習慣,長期下來,對視力和生長發育都不好,家長要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書寫習慣。

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學習的時候可適度監督孩子的聽課和學習的專註度,將有可能影響專註度的物品清理掉,讓孩子專註於當前的學習。

幫孩子學會建立整套的學習方法。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檢查自己所寫的作業,整理錯題,這些都與取得良好的成績分不開。學習是一個技術活,是可以後天學習來的,這在心理學研究上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用整天研究狀元學習方法,成績好的學生都是按照快速獲取信息,及時整理信息和按照一定規則存儲檢索信息這樣的認知流程來的,說法不一,本質是一樣的。學習方法是按照規則訓練出來的,不是天賦使然。

幫孩子做決定

幫孩子做決定,這個是最致命的錯誤。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認識,孩子小,什麼都不懂,能做什麼決定?這種說法本身是沒問題的,孩子由於獲取外界的經驗相對少,認知能力還沒有發展完善,在很多地方無法形成良好的判斷力,無法正確做出決策。

但是,這個但是很重要,你需要幫助孩子做的事情不是替孩子做決定,而是教會孩子如何去做決定,你教孩子的是方法,不是結果。如果你堅持幫助孩子做決定,那你就是在剝奪孩子最基本的能力。看到好多孩子上課的時候,都會時不時回頭關注家長的眼光,真是惋惜。

教會孩子做決定的幾件事情

教會孩子用批判性思維看待事物。

做決定的前提是能夠對事物有正確的認知,事物的表象常常附加在事物本身,容易使人迷惑,所以應儘早的教會孩子批判性思維,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思維流程,去發現事物的真。

2.教會孩子基本的決策步驟

教會孩子基本的利弊分析,長短期分析就可以了,等孩子逐漸成熟再去學習那些科學的決策工具。

3.教會孩子全局思維去做決定

事物是相互關聯的,在做決定的時候,必然會牽涉到各方面的聯繫,因此,需要教會孩子做決定的時候,如何放棄,如何集中,從全局上把握節奏,做決定。

三、幫孩子做各類事情

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上過度焦慮,這個地方不能去,那件事情不能做,學校里是不是受了委屈,這個做的很好,為什麼老師不給孩子獎勵呢。事無巨細,管的特別多,這樣的孩子缺乏主動性,容易造成依賴。

放手各種事情,有「領導意識」,把握正確的方向就可以了。

管好自己,不要去管孩子的細枝末節,孩子總是要經歷過各類事情才能成長起來。

做好言傳身教的事情。你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是你的體現。自己做好了,孩子就會做好。自己做不好,天天教育也不成。

四、在孩子面前展現過多的負能量

這點其實是第三點的補充。現在的工作,節奏緊張,父母們壓力都很大,容易造成各種情緒的障礙,因此,日常家庭生活負能量滿滿。試想一下,如果你日常在孩子面前展現的都是怨天尤人,怎麼能奢望孩子能樂觀積極的對待身邊所有的事情呢。

最後送大家一副充滿正能量的圖

這正像我們的孩子教育,我們很累,也會走錯,但是我們不會後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不玩遊戲卻指點江山?「雲玩家」到底惹惱了誰
英國奶粉攻略7-SMA英國惠氏特殊配方奶粉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