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籍修復技藝進校園」走進南京藝術學院

「古籍修復技藝進校園」走進南京藝術學院

為迎接2018年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到來,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江蘇省古籍保護中心與南京藝術學院聯合展開了一系列的「古籍修復技藝進校園」活動。2018年5月共舉辦三場「中華古籍保護名師講堂」, 5月20號到5月30日在南京藝術學院人文學院一樓展廳開展了2018屆文物鑒賞與修復專業畢業生作品展與古籍修復現場演示活動。講座與展演吸引了眾多校內外觀眾前來聆聽與觀摩,對古籍修復技藝的傳承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

「中華古籍保護名師講堂」三場講座分別由國家圖書館副研究員朱振彬、金陵刻經處中國雕版印刷技藝江蘇省級傳承人鄧清之、上海圖書館修復專家邢躍華老師主講。

朱老師通過《國家圖書館的古籍修復》一題,向我們展示了國家圖書館的古籍修複發展史;「整舊如舊」「搶救為主,治病為輔」「可逆性」「最少干預」等四大修復原則的提出與形成;現階段國家圖書館古籍修復事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天祿琳琅》修復項目的實施過程。

鄧老師在《金陵刻經印刷技藝與古籍刻經字體的演變》的講座中,為觀眾講述了雕版印刷的傳承流派;古書籍的形制;宋體字的形成;金陵刻經的刻版、印刷、裝訂等工序,使學生對雕版印刷技藝有了一個系統的學習。

邢老師的講座《拓片的製作與裝幀形式》圍繞拓片的製作、拓片的裝裱形式、拓片的修復等多個與拓片相關的命題展開敘述,使觀眾對傳拓技藝有了一個全方位的認識。

5月20日,南京藝術學院人文學院成功舉辦了2018屆文物鑒賞與修復專業畢業作品展。展覽面向全校師生與公眾開放。展覽包括了陶瓷修復、書畫修復和古籍修復三大部分。在古籍修復方向展品中,大部分為清代古籍,題材豐富。其中包括科舉類的《管韞山全集》、小說類的《新刻異說南唐演義全傳卷七》,祭文類的《古本祭文書》,還有蒙學課本《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等等。此外,備受關注的還有一本明代雕版印刷的經折裝羅教寶卷,眾所周知,寶卷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和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對於古籍版本研究、民間宗教文化研究都有著重要意義,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寶卷保留了前人修復的痕迹,極具修復特色與價值。

為了更好地向觀眾展示古籍修復技藝,讓他們與古籍修復技藝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近距離地接觸,此次展出還特別加入了紙漿滴注成紙與古籍裝訂的體驗環節,讓觀眾現場參與紙漿製成片紙的過程。為期10天的修復作品展,不僅展示了18屆文物鑒賞與修復專業學生們四年的學習成果,同時也通過展出作品和體驗活動,讓公眾更了解文物修復,保護文物。

南京藝術學院迎接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系列活動還在繼續, 6月1日至6月6日「謝才華廉政師德剪紙作品展」正在展出,「美自心生,遺脈相承」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系畢業彙報展將於6月7日至6月12日在南京藝術學院人文學院一樓展廳亮相。

供稿:南京藝術學院文物鑒賞與修復專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IPv6規模部署 全球爭搶IP資源
老「非遺」傳承人的新夢想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