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月筆記 散記

七月筆記 散記

回到拉薩

鄭鈞

00:00/05:23

——我沉湎於某些甚至比快樂還要甜蜜的那種憂鬱的想像之中。

[華盛頓.歐文《見聞錄》]

我是七點左右出發的,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沒有明確的方向,只是沿著公路開始騎行,那時太陽已經很大了,心裡在想是不是該買一頂帽子才好,而且忘了在帶瓶水在包里。

沿途也遇到過一些裝備齊全的十幾歲專門騎行的年輕人。相形之下,我倒像是沿街騎著自行車找工作的傢伙。因為是臨時決定付,心情也是沒有任何波瀾的像是下班去超市買菜一樣的平常。

只是比起下班買菜那種日常瑣碎微有不同的,是還有點和平日散步走路差不多的散漫跟愉快。

我騎車也是這樣的閑散的心情。只不過拋開心情,從其他上面說,騎行比散步走路要快的多,行程可以更遠。

不多久身上就出了汗,一是天熱,一是上了一夜的班,身疲體乏,要保持正常的精神跟身體狀態,無疑對體能的消耗非常大。

八點左右時我到了進入深圳的高速路口,雖然沒有明確地想去哪裡,但有些地方還是不太想去的。如果說出行需要避免什麼,在我,就是盡量避免太高端太商業人太多之處,而盡量選擇偏僻遠離塵囂的地方。

想起此前一個朋友希望我讀一讀《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後來我將那本書與一本佛學的談話錄一起買下放在書桌上。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只讀了開頭一部分就因為工作的原因丟失了,記得其中有一段話主人工講搭乘旅行大巴和自己騎摩托車的差別,大概意思是,人在旅行大巴狹窄擁擠的空間、以及隔著窗戶一路不停直衝目的地去觀覽風景,跟騎摩托車沿途親自感受與風景的毫無距離,並且隨時被某處風景吸引而停下來,去置身於風景中是無法相比的。

這話誠然非常有道理,我想,過於快速的旅行工具已經明確的目標讓人很有可能錯失掉的風景比能見到的風景還要多,目標明確,注重效率有時是對細節最大的衝擊跟破壞。

要說旅行,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交通工具是輪船,因為輪船是置身於大洋的懷抱,其速度與體型於大洋的波濤和浩淼無垠的天宇可以忽略不計,我們在這樣的交通工具上並不影響自身與自然(汪洋與天際)之間的距離,而輪船一旦入港,我們登上陸地的感覺也比其他交通工具的代步完全不一樣。

另外的交通工具,我想像中就是古時的馬車,轎夫的轎子,以及徒步(最重要的就是徒步,或者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徒步,如果有可能,我很想在日後仔細分析每一種旅行工具的特點,還有給一些能讀到的旅行書籍寫點評論)。

而旅行是什麼呢?

我自己從來沒有旅行過,寫這一句話未免有點古怪。但我心裡是很嚮往的,而人都是有了嚮往才會對一件事發生興趣跟關注,而且無論是否能夠付之以行動,都會在心裡對它設計出種種自己的想像中的樣子。

我便是如此。

在我,旅行僅僅就是旅行,就像吃飯就是吃飯,讀書就是讀書一樣,雖或有它自己的特殊的意義跟好處,但是放到行為上來說,它們都也只是一種單純的行為,一種行為的本身。

也即,旅行只是旅行,旅行只是旅行的本身。

重要的是,你怎麼去做這件事,並把它做成什麼樣子。

我想,現在的人其實是大多是沒有旅行的,所以我幾乎不看現在的人寫的旅行文章,(當然,無可爭議的是,這也是一種旅行,我只是在將我自己嚮往的那種)現在的人寫文章往往分不清文章的重點,他們的旅行文章或許可以稱謂文章,但是往往跟旅行的關係不大(也是很多其他類型的文章的毛病)。

我心目中嚮往的旅行是古人的那種,一次旅行便是數年光陰,人與風景同步而行。

一次出行,應該體驗觀瀾到的不僅是所謂的風土人情,山光湖色,不僅是地域上地理上的,更應該是時間上周期上的。

我們很多人去過很多地方,但是你若讓他們描繪此地,大多數人能說的其實很少。

前不久我看了一本阿來寫的關於成都一年四時草木的書,雖說那不是寫旅行的書,但卻是我心中旅行書的寫法。

因為它能讓你了解到事物儘可能在不同情狀之下呈現出來的不同面貌。

有時我想,人無論如何四處行走,其行程跟距離其實都是非常有限的。

我們用有限去追無限,本身就很難說是不是可取的做法,但是如果用有限去探究有限,我想應該更加保險跟切實吧。

即便終其一生都在旅行的人,很有可能都無法準確或者全面地說出某處風景的真正的特點。原因就在於人對風景的欣賞往往流於一面或者不多幾個面的印象上。但風景(特別是自然的)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不同的時間,季節,氣候,狀態中呈現出的變化其實也是很重要的。

很多人一生要瀏覽無數風景,但是他們有可能卻從未對一處風景有過既完全主觀又完全客觀全面的觀察和欣賞過。原因也是如此。

現在的人的旅行大多流於時間安排,定點瀏覽。所以很多人遊了某地也只是留下一個走馬觀花到此一游的印象。

後記:草草記錄,混亂無序,記的時候才發現跟自己預先想記的完全不一致。

2018.07.02 十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十七的小森林 的精彩文章:

TAG:梅十七的小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