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家長的憂心:孩子要如何安全用藥?

家長的憂心:孩子要如何安全用藥?

據衛生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數據顯示:

我國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為12.9%,新生兒高達24.4%。

國內每年約有3萬兒童因用藥不良致聾。

據中國聾兒康復中心統計:

我國7歲以下聾兒,超過30%是藥物過量造成毒副作用。

近期,國家葯監局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關於修訂柴胡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其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項修訂是在說明書【禁忌】項下加上了「兒童禁用」!

我國現有3500多種藥品製劑,其中兒童專用僅有60多種,不足1.7%,而且在這60多種兒童專用藥中,不少藥品在安全性方面存在著爭議。這一方面暴露了當前兒童藥品的匱乏,另一方面兒童用藥安全隱患也值得深思,這對兒童群體安全用藥、規範診療再次敲響警鐘。


那究竟哪些藥物的使用會導致兒童耳聾?

1、最多見的是抗生素類的藥物,其中氨基糖苷類引起的耳聾更為常見,占所有藥物性耳聾的比例非常大,達到40%還多,比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都屬於這類的藥物。除此之外,其他的消炎藥如紅霉素、萬古黴素、多粘菌素等也同樣會引起耳聾。

2、解熱鎮痛類的藥物,比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3、抗瘧疾的藥物也可以引起耳聾的發生。

4、利尿葯會導致耳聾。

5、有些麻醉藥也會導致耳聾。

6、治療心臟疾病的抗心律失常葯會導致耳聾。

7、臨床上應用的一些抗腫瘤的藥物被發現也有導致兒童聾啞的發生。


家長要長心:兒童如何安全用藥?

1、將藥物妥善的放置。將藥物放置在兒童不宜夠到的地方,以免兒童誤服。

2、家長不自行給孩子用抗生素類藥物,如果使用這類藥物一定要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方可使用。

3、不能擅自增加孩子的服藥量,有一些家長急於求成,看到孩子的病好的很緩慢,為了讓寶寶快點好起來,自己私自增加藥量,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

4、要按照藥物的療程服藥,藥物想要發揮更好的作用,是必須按照藥物的規律和療程來服用的,家長不能擅自停葯,這樣會影響藥物的療效。

兒童基因檢測,可覆蓋13類83種藥物相關基因

臨床上,醫生只能通過觀察患者服藥後的表現來判斷藥物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一旦用藥不當,會延誤治療時機甚至致殘致死,而絕大部分藥物反應個體差異是基因多態性造成的。

想了解自己家孩子是否潛在對某種藥物的使用有風險,可通過兒童基因檢測來判定。那基因和用藥有什麼關係呢?原來,DNA決定了藥物反應的代謝酶的功效和數量,基因體質不一樣,用藥種類和用藥劑量也不同。

兒童基因檢測可覆蓋13類83種藥物的相關基因,它能通過DNA檢測了解孩子的吃藥體質,對用藥安全風險做出準確的評估。

做了基因檢測後,可幫助家長了解藥物的治療效果或不良反應,降低或規避藥物風險,提示藥物療效,減少盲目用藥,以防不當用藥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後果。

鄭州美兆健康醫療管理中心為關愛兒童成長,暑期特別推齣兒童基因檢測精品套餐,這項套餐除了用藥安全方面的檢測外,還包括檢測孩子維生素吸收能力檢測、減肥基因檢測、事務反應基因檢測、耳聾基因檢測等。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兒童基因檢測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道 的精彩文章:

空腹做有氧運動更減脂?怎麼安排運動和飲食才合理?
心臟也會「皮」?咯噔一下是怎麼回事?

TAG:大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