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偏安江南羸弱南明,還幻想與清朝聯合剿殺大順軍

偏安江南羸弱南明,還幻想與清朝聯合剿殺大順軍

仇英《南都繁會圖》局部

京師失守的消息是十天之後——也就是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四月初八——才傳到留都南京的,但由於對崇禎皇帝和太子下落不明,所以在南京留守的諸臣不敢輕舉妄動,只是將南京城門緊閉,一幫大臣每天在集事堂開會,不是愁眉苦臉、面面相覷不發一言,就是仰面看著屋頂喟然長嘆,自言自語道:「怎麼辦才好?」然後紛紛以腳蹴地,嘆著氣散會回家。

直到四月十七日,南京才得到確切消息,崇禎皇帝已經自盡於煤山了! 因崇禎諸子皆陷於北,而天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只得在諸藩王中另擇新君。

雖然北方已淪陷敵手,但淮河以南仍舊是明朝的天下,而且南京在明朝初年曾是帝國的首都,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後,南京作為留都一直保留了六部、都察院等一套與北京相對應的中央機構,運行起來頗為方便,缺少的只是一位新君主而已。但在擁立誰為新皇帝的問題上,將帥之間展開了一場鉤心鬥角的爭執。

以血統而論,有繼承帝位資格的有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潤和桂王朱常瀛,其中福王朱由崧乃是崇禎之兄,而惠、桂二王比崇禎要高一輩,所以按「弟終兄及」的倫序來說福王處於優先地位。加之惠、桂二王遠在廣西,而李自成攻陷洛陽而逃出河南的福王近在淮安,到南京來繼位便利。但東林黨人卻對福王繼位大為忌憚,因為朱由崧的祖母正是明神宗寵愛的鄭貴妃,正是由於當年東林黨人的「力爭」,才使得神宗和鄭貴妃希望立老福王朱常洵(朱由崧之父)為太子的圖謀化為泡影。

老福王朱常洵當不成太子,後來被萬曆皇帝封在了河南洛陽,得莊田二萬頃,富甲天下。當崇禎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的農民軍逼近洛陽時,一些官員建議朱常洵拿出財寶銀兩犒賞守城將士,誰知朱常洵卻是個愛財勝過愛命的主兒,根本聽不進去。許多守城軍官知道福王府庫里金銀財物堆積如山,卻叫自己餓著肚子去守城,都憤憤不平,一些士兵在路上公然大罵:「王府內金錢百萬,有糧有肉,卻讓我們餓著肚子去送死!」當李自成開始攻城時,許多不滿的守城士兵乾脆投靠了農民軍,打開城門迎接敵人進了城。老福王朱常洵與世子朱由崧躲入迎恩寺,被農民軍活捉,李自成親自審問了朱常洵,怒斥道:「你身為親王,富甲天下。在這如此饑荒之年,不肯拿出毫釐賑濟百姓,你真是個奴才。」命左右打他四十大板後, 梟首示眾——野史中記載,這位重達三百斤的王爺最後還被農民軍剁成肉醬,雜以鹿肉下酒,被稱為「福祿(鹿)酒」。

朱由崧要比他老爸幸運得多,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活捉後,他竟然鑽空子逃了出來,後來輾轉來到了南京。這讓東林黨人十分緊張——要是一旦朱由崧登上帝位翻起舊賬來,哪裡還會有他們的好果子吃?因此以禮部侍郎錢謙益為首的東林黨人立即四處開展遊說,以「立賢」為名提議迎立潞王朱常淓(明神宗之侄),一時間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握有實權的首席大臣、兵部尚書史可法則在擁立問題上舉棋不定,作為東林黨人左光斗的得意門生,他一方面對立福王有所顧忌,一方面又擔心舍親立疏引起風波。所以史可法暗自前往浦口同握有兵權的鳳陽總督馬士英商議。商議的結果是:擁立與神宗血緣相近,又有「賢德」之名的桂王朱常瀛。這個折中的選擇大家都頗為滿意,就在南京禮部準備了乘輿法物準備前往廣西迎接桂王的時候,風雲突變,馬士英突然改變了主意。原來馬士英聽聞他手下的三位總兵高傑、黃得功和劉良佐得到朱由崧的好處,已決定擁立福王!眼看著手下大將全部自行投向福藩,自己將要被架空,「定策之功」也要被搶走,馬士英立即見風使舵的向福王表示效忠,他不但致書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宣布擁立福王,還把史可法向他列舉福王「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讀書、干預有司」七不可立的書信拿出來要挾史可法,把史可法給出賣了。

山東總兵劉澤清一度支持東林黨擁立潞王,但得知高傑等三鎮已決定擁立福王,他也立即隨風轉舵地加入了擁福的行列。東林黨人在朝在野雖然頗有勢力,卻無兵權,見福王繼統已成大局,只得違心同意了。史可法也只能無奈地承認現狀,將福王從浦口迎接回了南京。

史可法在擁立問題上的優柔寡斷、當斷不斷,導致馬士英及四鎮武將在立君定策上佔了先機,史可法不但失去了新皇帝的信任,而且四鎮以「定策之功」居功自傲,南明的武將跋扈、不受節制也由此開始。

五月初三,福王朱由崧先是在南京就任「監國」(代理皇帝),後在十五日正式即皇帝位,改明年為弘光元年。朱由崧繼位後馬上召馬士英入朝輔政,高、黃、劉等人被封為伯爵、侯爵,史可法則被排擠出朝廷,被迫督師江北。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

為了防備北方之敵,南明在江淮南直隸地區設置了四鎮:黃得功駐真州(今儀征)、劉良佐駐壽州(今壽縣)、劉澤清駐淮安,高傑駐瓜洲。

四鎮中,高傑、劉澤清原是望風而逃的敗將,黃得功與劉良佐也沒有什麼大功,他們自恃有擁立天子之功,驕悍跋扈。黃得功跪聽弘光帝使者宣讀的詔書,覺得不合自己之意,竟然不等讀完就爬起來掀了香案,大罵:「快滾!這是什麼詔書?!」另一員大將高傑貪圖揚州富庶,要求將駐地分在揚州,但由於其部隊軍紀敗壞,搶掠的惡名遠揚,揚州士民竟把城門緊閉,像防賊一樣不讓他進城。高傑惱羞成怒,竟然勒兵攻城,並派兵在城外四齣搶掠婦女,姦淫搶劫。弘光帝感其「擁戴之功」,對他十分無奈。最後還是史可法親自來到高傑營中調和勸說,把揚州附近的瓜洲讓給高傑的部隊進駐了事。

除四鎮外,還有在崇禎年間就世鎮武昌、尾大不掉的左良玉部,這五大軍閥盤踞江淮,僅軍餉一項就耗費七百萬兩白銀, 但卻在軍事上毫無作為。駐紮在淮安的劉澤清嗜好聲伎,蓄養美妓寵侍四十餘人,醉生夢死、花天酒地,毫無節制地享樂。當有人問他「守御之策」時,他竟然答道:「我為擁護福王而來,他應該讓我享受,萬一有事,我選擇江南一郡,佔山為王就罷了。」

南明朝廷雖在江北設置四鎮,但卻志在偏安江南,根本沒有進取之心, 君臣都沉浸於「聯虜平寇」——即聯合滿洲兵剿滅李自成的農民軍——的幻想中按兵不動,史可法督師四鎮的駐地更是設在了離南京咫尺之遠的揚州。清軍在京畿地區擊敗大順軍後一時無力南下,南明君臣也並不十分擔心,他們還沉浸在借用滿族兵力掃滅「流寇」的美夢之中,由於情報不明, 弘光君臣甚至不知道吳三桂已投降清朝,都以為是吳三桂借清兵擊敗了李自成,收復了北京呢。他們還在幻想與清朝聯合,一起剿殺大順軍。

為此,南明小朝廷還於七月二十一日派出了以左懋第等人組成的使團, 赴北京「酬虜通好」與清朝議和,企圖效法東晉、南宋,安穩地坐擁江南, 與清朝南北分治,甚至異想天開地想讓兩國結為叔侄之國——弘光帝年長為叔,清帝福臨年幼為侄。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 此時北方的局面已經發生了劇變,「聯虜滅寇」的天真想法已是行不通了。

本文摘自《國史001:南明悲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氣吞萬里如虎,劉裕北府軍北伐的鼎盛戰績
德國在莫斯科就沒贏過,希特勒也不例外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