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把紫砂壺,詮釋人的一生!

6把紫砂壺,詮釋人的一生!

文|砂海墨韻

從實用層面上來說,紫砂是茶器;從精神層面上來說,紫砂是感覺。

正因如此,紫砂壺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實用器,也讓我們寄託情感,追求其美麗外觀的外觀和文化內涵。

讀壺如讀人生,有這麼6把壺,詮釋了人的一生。

仿古

仿古壺,又稱為仿鼓壺,源自於古代戰場上的鼓。兩軍交鋒時,擂鼓助威,急促的鼓點,是衝鋒的信號。

紅泥仿古

壺身扁而有力,壺鈕扁圓有勢,透出的是一種激勵,是一種力量。

紫泥仿古

人生應當像仿古壺一樣,該往前沖就要衝,勇氣給人前進向上的力量。

石瓢

石瓢,是紫砂壺傳統經典款式,形態雅緻,舒展挺拔。

段泥石瓢

據說,石瓢本名石眺,民國時景舟先生,引義「弱水三千,只飲一瓢」將其取名石瓢壺,沿用至今。

清水泥 東坡石瓢

石瓢告訴我們萬事適可而止,不要過分貪求。物質的慾望是永遠都滿足不了的,「有千頃良田,一餐只食三碗。有萬間房宇,一夜只睡一床。」物多累已。

容天

取材於源於佛教中的大肚羅漢,取名源於「肚大能容天下事」。

清水泥 容天

在氣韻飽滿的壺身上添加一微微矮頸,壺蓋增高成半球狀,平添拙樸童趣。視覺上穩重大度,在質樸中見深厚。

紫泥 容天

容天告訴我們,處世需寬容,以慈悲之心看世界,寬容別人善待自己不去計較太多得失,不去衡量太多利弊。

井欄

陳曼生以唐代零陵寺的石井欄為原型設計出了井欄壺,在古代文化中也用井欄代指家鄉。

井欄套組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飲水思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觀念,無論身處何地,無論身處何位,也不應該忘記自己的「根」。

秦權

秦權: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

紫泥秦權

形制統一,其身正,不偏不倚,權才成了稱量的標準。

段泥秦權

秦權壺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歪」,只有堂堂正正做人,才會讓人活得痛快,活得自由。這是做人的第一要訣。

鷓鴣提梁

鷓鴣提梁是顧景舟先生攜病妻寓居上海治病期間所創,因鷓鴣這種鳥的叫聲聽起來象就是「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多在憶悼哀思時選用鷓鴣做詞牌。

清水泥 鷓鴣提梁

顧景舟預感愛妻病情兇險,恍惚間彷彿聽到了鷓鴣倉惶的鳴叫,果不其然,第二年,他的夫人離世,而鷓鴣提梁也代表了顧景舟對妻子的情。

清水泥 鷓鴣提梁

世間男女,誰又逃的過一個「情」字,善待自己所愛之人,在人生的大海上風雨同舟。

關於紫砂的任何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壺文化 的精彩文章:

那些價值上千萬的紫砂壺上都刻了什麼「神來之筆」!
一秒出湯!出水好的紫砂壺一定有這9個因素

TAG:紫砂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