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盧溝橋事變後,美國媒體是如何評價中國抗日戰爭的!

盧溝橋事變後,美國媒體是如何評價中國抗日戰爭的!

原標題:盧溝橋事變後,美國媒體是如何評價中國抗日戰爭的!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失守,是中國抗戰的第一階段,即戰略防禦階段。這一時期,美國政府和媒體均奉行了「九一八」事變以來史汀生所倡導的所謂「不干涉主義」,用中立態度對待這場所謂的沒有宣戰的「中日戰爭」。以《紐約時報》為代表的美國媒體也對中國的抗戰活動採取中立態度,以「他者」視域關注和報道國民政府的抗戰活動,建構出一個獨行的「他者」抗戰形象。


盧溝橋事變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美國媒體如《紐約時報》等報紙即對事變予以關注,但報道立場「不偏不倚」,對戰爭爆發的原因以及正義性缺乏理性的分析,更多關心的是遠東國際形勢。事變爆發的第4天,即1937年7月11日,《紐約時報》頭版對事變進行報道,但文章關心的是遠東國際形勢,並未對日本的侵略活動進行批評。


翌日,又以《日軍譴責南京政府》為題,報道日軍對南京政府的指控,稱「日軍發言人指出,南京政府將這場布局衝突擴大為全面戰爭,明顯為了惡化局勢。既然南京政府採取敵對手段,那麼中國中央政府就需要(對這場戰爭)負責任」,沒有批評日軍侵略的非正義性。


7月13日,《紐約時報》又在頭版頭條報道了中國戰爭形勢,立場依然較為「中立」。如在報道美國對這場戰爭的態度時,指出「美國國務卿赫爾告訴日本和中國大使,中日國家間的衝突『是對和平事業和世界進步的一個重大打擊』」,而報道日本情況時指出「政商界領袖支持內閣在中國的舉動。日本官員堅持認為,和平有賴於南京同意在華北地區達成和平協議」,把戰爭責任推給中國政府。


8月1日,《紐約時報》在談到關於盧溝橋事變的原因時,用了「不確定」這一辭彙,指出,「關於這場戰爭的原因,目前還不是很明晰,即這場發生在亞洲的流血戰爭是不是因為中國的日漸統一導致日本在華北五省的影響力走向死局,還是日益高漲的抗日精神還有待於考察」。

《紐約時報》還報道稱,「日本人在廣播中說,中日之間的所有麻煩的根本原因是由國民黨推行的反日政策和中國人民統一意願下培育出的反日情緒」,日本最近在華北以及上海的舉動,是「日本軍隊為了保護日本人生命和財產沒有選擇的做法,『只是為了鍛煉這一合法功能』」。


羅斯福演講

《紐約時報》還發表《羅斯福重申亞洲政策》一文,指出,在亞洲「沒有合法的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日本召回駐中國大使,美國中立法案與此並不發生關聯」,也就是說,美國政府對於中國抗日戰爭的正義性不予承認。


可見,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紐約時報》並未對事變爆發的原因進行理性分析,特別是對這場戰爭的性質進行公正報道,隨後很多的報道秉持「中立」立場。與此同時,對於日本方面誣衊中國抗戰活動的言論亦直接進行報道,不加以任何說明和批判,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日本侵略活動的一種姑息,不利於國民政府反抗侵略的正面形象的樹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今日關注】華羅庚-陳寅恪為何「不以華羅庚為然」?
蔣介石為何要親手暗殺陶成章?

TAG:非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