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如何覆滅?被蘇軍的T-34坦克和喀秋莎毀滅

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如何覆滅?被蘇軍的T-34坦克和喀秋莎毀滅

原標題: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如何覆滅?被蘇軍的T-34坦克和喀秋莎毀滅


1944年,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攻勢日漸式微,逐漸進入到了頹廢的狀態。對於人力資源匱乏的日本人來說,他們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兵力可以去駐守廣袤的太平洋地區。於是只好拆東牆補西牆,將當時日軍最精銳的「皇軍之花」關東軍悉數派往太平洋地區。


原來的關東軍總共擁有十三個甲種師團,這些都是日軍在二戰之中保留下來的精銳部隊。不過,這些精銳逐漸都被拉去填了太平洋的大坑。而被日本最早侵佔的東北,又不能不派軍隊駐守,於是日軍就徵召了在東北當地的日本僑民,組建了一批二流師團。


這些二流師團戰鬥意志薄弱,裝備更是差勁,甚至還有一些年過半百的老年人和不滿十六歲的孩童。在1945年時,關東軍號稱自己擁有22個師團,但這些都是老弱病殘組成的烏合之眾,可以說是不堪一擊。加上缺少足夠的飛機和坦克等重武器,想要靠他們守住東北,太難。


在雅爾塔會議之後,蘇軍的遠東部隊便一直磨刀霍霍,準備要拿在東北的日本人開刀。至於為什麼要攻打東北的關東軍,斯大林也有自己的小主意。斯大林認為,如果拿下關東軍,就可以分到對日宣戰的最後一杯羹,加大未來對美國的談判砝碼,然後順便搶到日本在東北扶植的重工業基地。這完全是一筆穩賺不虧的生意,可以說蘇聯和勝利之間存在的唯一阻礙就是那幾十萬老弱病殘的關東軍了。


1945年8月8日,蘇聯正式對日本宣戰。在蘇聯的裝甲部隊面前,日本苦心打造的「東方馬其諾」防線成了紙糊的玩意兒,一捅就破。幾十萬蘇軍高喊著烏拉涌過了中蘇邊境的山頭,T-34坦克成了無堅不摧的鋼鐵巨獸,喀秋莎火箭炮呼嘯著覆蓋了藏滿了日本人的山頭。


在長達5000多公里的防線上,日軍一觸即潰。日本人臨時糾集的殘破師團怎麼可能是蘇聯在歐洲摸爬滾打多年精銳之師的對手?日本人一路敗退,甚至有部分日本人慌不擇路,逃進了山林,就再也沒有出來。在瀋陽、長春等地的日本僑民也是一路逃亡,想要逃回日本在東北的老巢大連,從那裡坐船回日本。一路上,日本兵和日本僑民組成了混亂的人流。期間不免又慘案發生。整個東北似乎成了他們的地獄。



等到戰爭結束,幾十萬關東軍都成了蘇聯人的俘虜。冷酷無情的蘇聯人當然不會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回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進入了窮寒的西伯利亞等地,當了蘇聯的苦力,等到多年以後才放回了國。多年以後,這些日本老兵一談起那段歷史,還是驚恐萬分。看來蘇聯人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爆炸了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軍的最大利器,不是虎式坦克而是860支98K

TAG:歷史大爆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