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鑿壁借光的匡衡後來怎樣了?

鑿壁借光的匡衡後來怎樣了?

大家對「鑿壁借光」的故事肯定不陌生了,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匡衡。他這「鑿壁借光」的故事成了勤學的楷模,按道理匡衡的人生是輝煌的,的確匡衡在政治上沒有達到位極人臣前道德操守還不錯,只是到了位極人臣之後卻變得私慾難平,以公謀私,貪戀權利。所謂少時窮困潦倒,等享受到了權利的滋味後,人性就會變得扭曲起來,匡衡也不例外。匡衡在後期的政治上有三大污點。

第一個污點,就是對漢元帝的寵臣太監石顯處理的時,前後態度矛盾,落井下石,過於圓滑和投機了。在漢元帝時候,匡衡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巔峰,成為丞相,被封為樂安侯,還賜予六百戶的封地。巨大的名利和財富,讓匡衡迷失了自己的心智,變得明哲保身起來。漢元帝有個寵臣太監叫石顯的,石顯是個小人,能言善道,哄得元帝很開心,因為是太監嘛,所以心理十分扭曲。石顯依著元帝的寵信哄騙元帝排擠忠良、殺害大臣、加重賦稅、剝削百姓。匡衡的恩師蕭望之就受到石顯的陷害,匡衡並沒有搭救。所有的官員混不下去,紛紛要求元帝殺了石顯,元帝不理睬。大臣們就希望作為丞相的匡衡去勸說元帝啊,可惜任憑大臣們喊破了喉嚨,匡衡就是不說一句話,說白了,匡衡才不會去得罪石顯呢!得罪了石顯,自己的地位和財富就不保了啊!因此,大家和匡衡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了。三年後元帝死,成帝繼位。成帝不喜歡石顯,匡衡看到了機會,立刻上書,列舉石顯種種罪狀,反正說石顯壞的不不能再壞的人了,必須立刻處死才能平民憤。成帝乘機貶石顯為民,最後死在了路上。奸臣雖然除去了,大臣們對匡衡的為人更加不齒。

第二個污點,就是寬恕了自己犯下大罪的兒子。匡衡有個兒子叫匡昌,有一次匡昌喝醉酒,一怒之下殺死了一個人。很快匡昌被抓進了監獄,最搞笑的是匡昌的下屬和弟弟竟然合謀想劫獄,這件事情被揭發後,匡衡按道理應該是綁子投案自首啊,可是匡衡想的是如何讓自己不受牽連,於是匡衡脫下官帽,披頭散髮,光著腳在成帝面前哭求成帝原諒自己,看在匡衡年老的份上,成帝原諒了匡衡。匡衡作為父親不反思在教育兒子的問題,第一想到的是自己,真讓人唏噓啊!

第三個污點,就是利用自己的權利侵佔土地。因為匡衡是樂安侯嘛,所以按照規定匡衡是有3100頃土地的。由於丈量有誤,就多出了400頃的土地,當屬下告知匡衡時,匡衡並不想交出多出來的土地,畢竟到手的肥肉白吃白不吃嘛,要知道多出的土地收到的糧食都全歸自己啊,多麼好的事啊!於是他就利用自己的地位叫當地的官員不能向上面報告,當地的官員被威脅了,就不敢說出去了。沒過多久,大臣就揭發了匡衡非法侵佔土地,大臣們都彈劾匡衡。成帝命人一查,確有其事啊!面對鐵一般的證據,匡衡啞口無言,於是成帝免去了匡衡所有的職務,讓他回家養老去!

匡衡最終在晚年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自己人生的原點,成為了一個農民。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農村的生活很讓匡衡不適應,匡衡再也不愛看書了,只能在凄涼的夕陽中度過自己的餘生。「鑿壁借光」那一點月光照亮了匡衡的仕途,只是匡衡的心靈卻沒有多少被照亮啊,一切都是人為所致啊,牆壁好鑿,內心的貪慾的堵石難鑿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暉歷史 的精彩文章:

洪秀全為何能夠有過人的眼界?
為什麼賈珠娶的是李紈,而不是像王熙鳳一樣的世家大小姐?

TAG:星暉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