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含氮廢氣的最新神器,使用納米技術的小型廢氣探測器
在前幾年在我國北方城市議論最多的兩個字可能就是霧霾,這個新鮮的名詞是進幾年才出現的,這是一種大氣嚴重污染時出現的現象。而霧霾的一個主要的成因就是含有氮的化合物大量隨意排放。這麼看來防治霧霾污染的根本方法就是密切的監測這些含氮氧化物的排放,但是排放這些廢氣企業一大部分是一些個人企業,而傳統的廢氣體檢測設備又非常複雜不方便攜帶,這些私人企業並不是容易監控的,很可能檢查人員剛撤,這些無良企業又開始恢復生產繼續污染空氣。
那麼這麼看來,想要從根本上治理霧霾,我們還需要升級手中的監測設備,把他們精密化,小型化,這樣我們就能更容易的對一些污染企業進行監測。
近期一項新的發明也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實驗人員發現,把納米級別的碳原子按照一定順利的排列製成納米碳管可以成為探測氮氧化物和氨氣等廢氣的神器。這種神器體積非常小,質量也很輕,甚至可以隨身攜帶。而且非常的耐高溫,可以直接進入一些環境複雜的地方進行檢查。
這種探測器的原理在於將碳原子加工到納米級別的時候,它的物理性質就會發生變化,將它暴露在含氮的廢氣中,就會引發其導電性的變化,廢氣濃度越高,其導電性變化越快,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晶元分析其導電性的變化來判斷氣體的濃度,比如當碳納米管暴露在二氧化氮中時,通過碳管的電流會增大;當暴露於氨氣中時,電流就會減小。這樣我們就可以輕鬆的監測那些無良企業的污染情況。一位環保工程師也認為,這對二氧化氮的監測很有價值,但是在以前條件下難以進行,而「新的納米探測器有用極了。」
當然這個發明還有一些缺陷等待解決,比如在測量之後如何快速的讓它的導電性回復原來的數值,還有如何將可探測的氣體數量擴大等問題,但是這已經是人類在監測污染氣體上的一次重大進步了。


※時空之門被發現?我們是不是也有可能體驗一次穿越?
※有人提出NASA故意給出假的研究數據掩蓋事實,權威也遭質疑?
TAG:小知識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