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原來古人是這樣練字的!

原來古人是這樣練字的!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你以為古人天生一手好字嗎

那你就錯了

成天躺在毛筆堆里的他們

也有過那不堪回首的時候

戊戌年

五月二十

編輯: 雲上文化


打開音樂

聆聽雲上的聲音

看多了書法大家遺留的名作佳品,總會讓人有一種高山仰止,難以攀登的錯覺。但書法是需要持久的練習才能進步的,沒有人一出生就能書的一手好字。下面收集了一些古人初學書法的字帖文本,慢慢品鑒。

這個是唐朝時期一個敦煌殘紙,唐朝十分推崇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學《蘭亭序》的很多,這個殘紙估計就是某個人想臨摹蘭亭序,不好看。

上圖右邊的小字,是左邊圖畫的注釋。

這個像是在練字,看來方法與我們現在的方法一樣,重複,不斷重複。

僱人抄的佛經,大概也是唐朝時期的,這字水平也很一般。

「今天高興,寫個蘭亭序。」第一行還沒寫完,實在寫不下去了——丑的自己都看不進去了。

敦煌曲子詞,這也頂多是個抄字的水平。

也是唐朝的曲子詞,不好看。

這個不知道寫的什麼,章法也很奇怪。感覺是紡織教程?

這個也是臨摹《蘭亭序》的,雖然我寫的丑,但是我有一顆嚮往美的心。

篆書寫到這份上也沒誰了,無論是結構上還是筆法上,毛病都不少,放在今天也是個初級學習者水平。

對於書法來說,臨帖是學習古人、掌握技法、把握規律的必由之路。大凡名家都做到終生臨池,如吳昌碩、林散之、沙孟海、鄧散木等,「未嘗一日不臨池」。人天分有差異,但離開了勤奮,天分再高的人也難以成材。

其實,古代除了書法,畫也有很醜的,只不過大家目前看到的都是審美留下來的。比方說,敦煌出土的一批畫作,作者用心勾勒了一個頭像:

怎麼樣?儘管古人躺在毛筆杆子里長大,但在習書練字之初,也是很醜的。看完你是不是也瞬間找到了自信呢!

圖文來自網路

編輯排版 | 雲上文化

說不完的畫里畫外

品不盡的文氣墨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文化 的精彩文章:

被祖宗慣出來的強迫症:中國建築的極致對稱美
茶在手中是風景

TAG:雲上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