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當前的網路輿論生態有這幾大典型表現

當前的網路輿論生態有這幾大典型表現

本文轉載於輿情觀察,已獲對方授權轉載。

新媒體的政治參與,使現行的政府運作方式受到巨大的衝擊,形成一定的輿論合力後,還會促生新的輿論方向。如何把握新媒體時代社會治理趨勢,將激涌的民意控制在目前國家可以接受的程度上,在實現民意充分表達的同時,又避免因民意的過度表達而衝擊政府權威、引發政治衝突,這將考驗政府在新媒體時代的執政智慧。

輿情主題「上升」

新媒體的技術特性不僅模糊和重新界定了過去所謂「主流」、「非主流」和「權威」、「非權威」等概念,還改變了人們評價社會公共話題的參與模式。新媒體所具有的先天傳播優勢,使它越來越成為廣大普通群眾表達心聲、願望、訴求的重要陣地。隨著輿情主體由社會精英層向普通大眾層轉移,社會議題更多涉及與普通大眾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相關的民生話題。

政府職能部門在處置輿情的過程中如果忽略網路輿論場的存在,民生訴求也可能轉為政治訴求,與意識形態、社會政治、普世價值等話題勾連,輿情態勢也更加多元化,更具複雜性。綜合來看,輿論壓力可能是未來政府決策長期面臨的政策環境,公共政策必須經得起在錯綜複雜的社會輿論場的民意檢驗。

社會心態「轉型」

我國目前正值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關鍵時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同時,輿論場也淤塞了大量關於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的傾訴,民眾的社會心態正在轉型重組。

十九大以後,相關部門關於互聯網治理漸入佳境,政治環境出現積極變化,反腐力度空前,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期望值也在不斷提高。網民作為頗具能量的「新意見階層」,參與公共討論的廣度深度前所未有,在社會心態悄然轉向的基礎上,網路參政議政已經迎來新的高潮。

誠如硬幣的兩面,這種高期待有時也會產生負面的不理智情緒表達,地方政府在社會治理中將面臨更多風險和問題。

群體意識「失焦」

隨著公民的話語權不斷提升,參與公共事件的熱情不斷高漲,新媒體正成為社會輿論的源頭。網路等新媒體作為一種自發性的意見表達形式,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傳播出去或形成輿論強勢,滿足公眾「知情」和「表達」的訴求。

如果不能理性引導公眾有序合法地表達自己,不僅會大大抬升引導輿論的成本,還將使培育輿論「自我凈化」的努力化為烏有。相對於傳統媒體,新媒體具有匿名化和交互傳播的優勢,所有參與者可以獲得「屏幕前的安全感」。

網民在表達各類訴求與意願的同時,更容易在新媒體構成的輿論場中尋找共鳴,一旦個人表達轉化為一定範圍的群體表達,就會把地區性、局部性和帶有某種偶然性的問題,變成「暴力圍觀」的公共話題。群體意識的「失焦」,使得對個別現象、個別案例的關注,變成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討論,直至上升到對社會體制和國家制度的否定。

多元訴求「嘈雜」

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利益問題,往往和思想認識問題交織在一起,並通過一定的社會思潮、意識形態表現出來。目前,新媒體開放、多元、交互的信息傳播方式加大了我國意識形態的控制難度,傳統意識形態所具有的凝聚能力下降。社會普遍存在的焦慮情緒,成為輿論熱點不斷變化的重要推手,更使輿論引導環境複雜多變。

特別是由議題設置者和先導性意見促成的網路輿論,通常會在短時間內急速傳導,形成一種強大的輿論聲勢。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公眾的意見表達空前活躍,民眾對新政策的關注更加強烈。在公共話題交疊地帶,特別是涉及如何深化改革、均勻蛋糕和保障基層民生等話題,多元訴求促使各方聲音迅速崛起,網民在相互碰撞和激蕩的互動中凸顯自我意識,進一步加深了公眾的複雜感受和表達焦慮。

新媒體的出現,要求社會管理者把網路輿論場作為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的晴雨表,正確處理好點與面的關係、質與量的關係、快與慢的關係,積極考慮民眾的接受範圍、輿情的承受能力,在新媒體的技術平台上探索網路時代危機應對方式、加強和改善社會管理的方法和途徑。

— [ THE END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媒體指數 的精彩文章:

「迭代新聞」是什麼?
「容器人」是什麼?

TAG:新媒體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