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欲斥61億元絕對控股水井坊,帝亞吉歐在下什麼棋?

欲斥61億元絕對控股水井坊,帝亞吉歐在下什麼棋?

與2012年被動要約收購水井坊不同的是,這一次帝亞吉歐選擇了主動出擊。

6月25日晚間,水井坊(600779.SH)發布公告宣布稱,公司收到了實際控制人Diageo Plc(帝亞吉歐)的要約收購書,後者擬至多收購前者20.29%的股份。由此,帝亞吉歐對水井坊的持股比例有可能達到60%,達到絕對控股水井坊。

消息一出,6月26日上午,水井坊開盤後一字封住漲停板,截至收盤,報55.62元,漲10.01%。

此時水井坊的股價並不便宜,要掏出真金白銀增持,帝亞吉歐在下一盤怎樣的棋?

欲絕對控股

按照最多收購20.29%的持股比例以及62.00元/股的要約價格來算,此次帝亞吉歐需要耗費的資金成本將達到61億元。本次要約收購所需資金將來源於收購人自有及自籌資金。本次要約收購為收購人向除水井坊集團及 DiageoHighlands Holding B.V.以外的水井坊股東發出的部分要約。

順利的話,帝亞吉歐持股水井坊比例將從目前的39.71%有可能至多提高至60%。 這是帝亞吉歐開啟對水井坊的第二次要約收購。 第一次要約收購要追溯至2010年。原本是水井坊的第二大股東,帝亞吉歐不斷通過間接收購水井坊控股股東全興集團(水井坊集團前身)的方式,增加水井坊的股份。

2010年3月,帝亞吉歐在受讓全興集團4%股份時,導致間接持有水井坊股份達到39.71%,從而觸發要約收購義務。這起要約收購厲時兩年多,直到2012年5月才正式落幕,帝亞吉歐實現真正控股水井坊。

帝亞吉歐的入主,開創了外資控股中國白酒企業的先河。但對這家洋酒巨頭而言,彼時的入主,談不上是一個最佳時機。2013年、2014年,水井坊連續兩年業績陷入虧損,股票瀕臨退市邊緣。由於業績不佳,執掌水井坊的洋高管一度走馬觀花換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帝亞吉歐也很難以擺脫外界對它的「水土不服」質疑。

2015年下半年,水井坊決心啟動中國籍高管團隊。當年10月,58歲的香港人范祥福臨危受命,擔任公司總經理一職。在范祥福的帶領下,水井坊進行了大刀闊斧改革,包括重新梳理公司產品線,重整經銷商渠道等。2017年,水井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3.35億元,回到了行業調整前的業績水平,同時公司的營業收入也達到20.48億元。

背後的考量

其實,此時水井坊二級市場上的股價並不便宜。去年以來,公司股價累計漲幅翻倍,居於白酒板塊內漲幅第一位。

作為全球第一大酒水公司的帝亞吉歐,早期在開拓中國市場上,力度或比不上全球第二大酒水公司保樂力加。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以前,帝亞吉歐74%的烈酒都是銷往歐美成熟市場。

一位券商行業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帝亞吉歐目前在中國的銷售收入主要源於水井坊。「除了白酒業務,帝亞吉歐自身的進口烈酒在的中國銷售業績平平,規模也比較小。此時要增持水井坊,也彰顯產業資本對行業看好表現。」

面對中國烈酒市場的復甦,帝亞吉歐和保樂力加都打出了不同的組合牌。尚未擁有白酒業務的保樂力加則選擇重組內部銷售架構,並成立了新興業務部,試圖爭奪更多的年輕消費群體,以此擴大其進口烈酒的銷售規模。日前,保樂力加中國董事總經理高晟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將要推動中國整體進口烈酒的市場份額翻一番,到2025年達到2%。

而帝亞吉歐則選擇加碼白酒業務。在帝亞吉歐公布全面要約收購的前夕,水井坊內部變陣頻頻。

6月8日,公司進行了重大人事調整,范祥福接棒陳壽祺成為水井坊新一任董事長。這樣一來,范祥福同時身兼董事長、總經理兩個職位。6月3日晚間,公司宣布要擴產,擬在邛崍市綠色食品產業園內分期建設「水井坊邛崍全產業鏈基地項目」。該項目預計佔地面積約1000畝,預計總投資額約30億元。

不過,「不差錢」的帝亞吉歐計劃至多收購水井坊兩成多的股份,這個目標能否順利達成,或存在未知數。

相比6月25日的收盤價,本次要約收購的要約價格為 62.00 元/股,等同於有兩個漲停板的溢價。

以往其他上市公司在宣布要約收購消息後,後續股價容易出現連續大漲局面,這樣一來,要約收購價與市價之間的溢價空間會逐步收窄,從而導致要約收購價吸引力就會大大下降。

上述券商分析師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觀察水井坊的股東持股變化情況,也出現外資資金在吸籌的跡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已上市的A股白酒企業中,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達到60%以上的,僅有兩家,分別是山西汾酒(69.99%)和貴州茅台(61.99%)。

對於具體的要約收購期限,水井坊尚未進一步公告。該公司也表示,本次部分要約收購事項正在籌劃,仍存在不確定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游財經 的精彩文章:

慌了!這些「不差錢」的大佬也入局新零售了!
布局健康產業 「仙桃」打造生物經濟新業態

TAG:上游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