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京郊民俗游增添含金量

給京郊民俗游增添含金量

編者按:「吃農家飯、睡農家炕、干農家活」是許多城裡人熱衷的假日休閑方式。農家樂作為鄉村旅遊的特色產品,在豐富城裡人出行選擇、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旅遊業進入個性化、品質化時代,設施相對簡陋、特色並不鮮明的農家樂已無法適應城裡遊客的需求。面對日漸升級的旅遊消費需求,農家樂轉型升級有著怎樣的機遇,又面臨著哪些難題?近日,本報記者走進多地農家樂,了解各地轉型探索情況以及業界心聲。

消費升級,呼喚農家樂向精品化發展

走進位於北京市密雲區溪翁庄鎮金叵羅村精品民宿「老友季」的小院,撲面而來的是陣陣花香,老闆娘梁晴說,小院里一共栽植了50多種花,都是她親手栽下的。

「老友季」民宿去年7月正式營業,由村裡的百年老宅打造而成。說到庭院的設計,梁晴可真真地費了一番心思,既請了市裡頂尖的設計師繪製藍圖,又在建設中融入了自己的想法,主打「生活中的美學」主題。900平方米的院子里只有8個房間,留出很大的庭院面積,種植花草樹木,讓客人身處自然之中,與小鳥蜜蜂蝴蝶相處。

房間雖少,卻各具特色。最令人欣喜的就是院子里的樹屋,主人給它起名叫 「椿樹與布穀」,為保留香椿樹,蓋房子時做了U字形設計,將樹嵌入房子里。夜晚,從落地窗望出去,月亮掛在樹梢,星星鑲在窗框中。

保留了老宅格局,「老友季」也儘可能滿足現代都市人對居住舒適度的需求。屋內處處可見不事張揚卻滿是匠心和品質的細節。衛生可靠的硬體設施最大程度解決了城裡人在鄉村住宿的痛點。自營業以來,「老友季」的生意一直挺紅火,雖然周末房價高達800元以上,卻一直供不應求。

幾家歡喜幾家愁。同在金叵羅村,以前非常火爆的農家樂卻遭遇了「門前冷落鞍馬稀」的困境。村支書李寶金告訴記者,村裡從事民俗旅遊接待的農戶有七八十戶,過去曾紅極一時,「吃農家飯、睡農家炕、干農家活」成了許多城裡人的周末休閑方式。然而,近年來民俗旅遊接待越來越不景氣,儘管住宿一晚的價格低至100—150元,卻依然乏人問津。

記者走訪發現,民俗戶的院落格局、房間格局都驚人地相似:一間房,四白落地,單人或者雙人床,房間設施較為低端,有的甚至連衛生紙都不提供,這讓習慣於拎包入住的新興消費群體措手不及。在餐飲方面,雖然村與村之間尚存在著差異和特色,但同一個民俗村的戶與戶之間,基本屬於同質化競爭。

一方面是大量低水平、同質化的產品供應,另一方面,日益擴大的城市中等收入群體對鄉村旅遊又提出了更高的、更多元的訴求。當兩者不能精準對接,民俗旅遊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那麼這些民宿與之前的農家樂有什麼區別呢?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李柏文解釋,傳統的農家樂是以吃為主的旅遊觀光模式,而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民宿則是以住為主的度假休閑模式。民宿不再是農民提供家裡的幾間房子這麼簡單,它的內涵還包括了一種對當地生活方式和文化的體驗。

「民宿是開給城裡人的,他們嚮往鄉村,但是擺脫不了對城市生活舒適感的依賴。民宿會讓客人們覺得,跨一步出來,門外就是田園;退一步回去,屋內就是城市,是對兩種生活的有機銜接。」梁晴說。

借政策東風,民宿業駛上快車道

經過20多年發展,繼農家樂、度假村後,京郊鄉村旅遊升級換代,開啟全新的民宿酒店時代。住的還是農民的房子,但營運主體已不僅僅是農民;外觀還是農宅,內部卻是高檔酒店設施。繼西南、江浙地區之後,以北京為代表的北方民宿產業駛入快車道。

北京的鄉村民宿主要分布在懷柔、延慶、密雲、房山等區。以延慶區為例,自2014年至今,已發展民宿項目35處,其中已經正式運營的15處,還有20餘處正在改造中。通過開辦精品民宿,500多套農村閑置院落被盤活。

在延慶區劉斌堡鄉下虎叫村,來「山楂小院」的遊客從來就沒停過。這個農家小院6個院落均為老宅改造,由專業公司負責運營。時連山是入股村民,不僅每年享受分紅,還是小院兒總管家,負責客房餐飲、接待、清潔、維護等工作,月保底工資3000元,並且享有客房銷售額5%的提成獎勵。原本單靠種玉米和在外打工營生的時連山,收入從一年兩萬多元翻番至七八萬元,去年成功摘掉了「低收入戶」的帽子。

村支書張有旺說,當年的下虎叫村是北京的低收入村,自從有了「山楂小院」,這個「沉睡」的村落迎來了大批遊客,村民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32戶低收入戶中近九成「摘帽」。

延慶區旅遊委副主任鄭愛娟介紹,作為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和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地,延慶區對鄉村旅遊的轉型升級需求更為迫切。為增加鄉村旅遊的中高端產品供給,延慶區旅遊委出台了發展民宿產業的鼓勵措施,包括給予資金補貼,搭建融資擔保平台;成立民宿聯盟,整合旅遊資源;開辦北方民宿學院、培養專業人才等。

在密雲區,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批褪去鄉土、留住鄉愁的精品民宿項目。2018年,密雲區啟動鄉村旅遊「十、百、千」工程,即至2022年將打造十個精品鄉村旅遊項目,提升百個精品鄉村酒店,發展千個精品民宿院落,促進鄉村旅遊提檔升級。密雲區旅遊委還計劃今年全年組織民宿經營戶2000人次實地參觀、學習品牌民宿的建設與經營經驗,並積極籌劃「民宿管家」專項培訓班,全年計劃組織1000人次。對於符合改造提升條件的民俗戶和同一品牌多個院落的民宿經營主體,分別提供為期5年不超過50萬元和300萬元的貼息貸款支持。

理性投資,行業才會長遠發展

在密雲區溪翁庄鎮北白岩村,一家名為「1958」的密雲水庫主題民宿日前開始營業。這個鄉村民宿由北白岩村6位村民共同出資打造,他們都是1958年修建密雲水庫搬遷村民的後代。

在這個名為「1958」的鄉村民宿里,到處都可以見到密雲水庫元素。一進門,就能看見掛滿一牆的黑白老照片,都是修建密雲水庫的場景。「這些相片可以讓遊客一下就感受到我們這個民宿的主題。」北白岩村黨支部書記鄭偉介紹。整個鄉村民宿由6個閑置農家院打造而成,共有24間客房,還包含餐廳、小酒吧、遊戲活動室等。一路走進來,過道、院落里擺放展示著不少農家的老物件。「這些老物件是我們從村裡收集來的,有一些曾經用於修建或保護水庫。」鄭偉說。

「改建和新建民宿,規劃設計是最重要的基礎工作。」鄭偉認為,未來民宿酒店發展前景確實不錯,但還是應該保持審慎和理性的態度,不能一哄而上。對從業者來說,民宿發展面臨的難題依然不少。

與農家樂餐飲相比,民宿投資較大,經營風險也相對較高。民俗戶花個幾萬元把家裡收拾下,添置些廚衛餐具,就可以燒起土菜開辦農家樂餐飲了,可民宿的裝修動輒就要幾十萬元。啟動資金如何籌集,讓不少有心開辦民宿的民俗戶很費思量。

「民宿接待的時間性也特彆強,一般周末和節假日特別火爆,像『五一』假期,『1958』民宿收入超過10萬元,可謂是一房難求,但一到工作日客人數量明顯回落。目前各民宿工作日大多執行折扣價,但如果過度打折,難以保證服務質量,又會回到農家樂打價格戰、惡性競爭的老路上去。」鄭偉坦言。

興辦鄉村民宿,必須注重保護農民利益。「村民有房子,但沒有啟動資金,也不會運營;外面的公司有渠道,但很難跟村民對接。我們村組建專業合作社,與社會力量合作興辦鄉村民宿。」延慶區舊縣鎮東龍灣村合作社打造「左鄰右舍」民宿,負責人周新軍說,村民將房子交給合作社,簽訂15年的合作協議,裝修運營都不用出一分錢,根據入住率所獲收益按比例分成,村民還可以來這些民宿工作,既解決了就業,又增加了收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 的精彩文章:

阿根廷鐵路大動脈正重獲生機
剛剛,金正恩與特朗普會晤了

TAG:人民日報 |